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很管用心理学实验告诉你没那么乐观」( 二 )


美国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曾和同事做过一项戏剧化的实验:
他们找了36个孩子,把他们平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A组和B组 。实验人员让两组孩子进入了不同的房间,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电池机器人 。然后 , 实验人员对A组的孩子实行非常严厉的威胁 , 告诉他们“不许玩!”对B组的孩子则很温柔 , 同样告诉他们不要玩机器人 。这两组孩子都很听话 , 都没有玩机器人 。
两周以后,换一个实验人员,再给孩子们提供电池机器人,不对他们进行阻止 , A组的18个孩子有14个孩子会愉快地玩机器人,B组的18个孩子只有6个人在玩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被暴力威胁的孩子,当时不玩机器人是因为他被暴力胁迫的,不是他自己的内心想法 。当没有人阻止他们玩的时候,他们就会抓住机会好好玩 。被温柔对待的孩子,之所以开始不玩机器人,是因为启动了内部动机,是自己本身就不想去玩机器人,当没有人阻止他们时,他们还是不想玩 , 仍然保持第一次的态度 。所以如果家长打孩子,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只会在当时起到效果,以后还是照样不听话,家长却认为是打了孩子孩子才听话,就会继续打孩子,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其实,打孩子本身并没有用 。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很管用心理学实验告诉你没那么乐观」

文章插图
在打孩子之前要考虑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为什么非要等到家长发火打一顿才听话,这并非是孩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家长犯了几个错误 。孩子要想听话,就需要进行听觉启动,当家长无法启动孩子听觉时,孩子就会不听话 。
在成绩为王的现在,我们心里是不是总是想着孩子的学习?只要孩子去学习,我们就感觉心满意足;只要孩子做学习之外的事情,我们就会莫名焦虑;然后就不停地催促孩子赶紧去做作业,在孩子心里,我们唠叨的“学习”这个词比其他的词汇都要多,孩子会认为“哼!你就知道学习,从来不关心我!”过多的唠叨并没有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动力,反而产生了免疫 。《孩子:挑战》中就提到孩子会对妈妈的说教产生免疫,成为一个“妈妈的聋子” 。这种耳聋现象还会针对所有对他讲道理的人 。
我们家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更加在乎孩子的缺点,当孩子有成绩的时候,我们只是简单的表扬,不会每天在嘴上抹蜜 。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却大为紧张,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错误 。每天都不忘叮嘱孩子“早点做作业,要不又晚睡了!”“早点起床,要不又迟到了!”“快点走,别来不及了!”“好好学学这门课,要不下次又要出错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频繁地否定孩子,孩子听了这些话感觉不舒服 , 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疏远 , 他也会选择性屏蔽父母的话 。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很管用心理学实验告诉你没那么乐观」

文章插图
因为孩子做不到家长说一句话马上行动 , 所以这让家长感觉非常恼火,内心负面情绪上升,控制了我们的大脑,然后说话的声音就发生了变化,语调变得很高、语速变得很快,从温柔的状态一下子变成了河东狮吼 。如果总是这样的状态,孩子也会养成一种习惯 , 那就是:越是好好和他说话,他也是不听 。他知道你的底线,不碰触你的底线就会安然无恙,碰触你的底线时再去行动也不迟 。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对抗,当你发火或者打他的时候他才会听 。
有时候我们也是我们的纵容,让孩子变得不听话!当孩子磨磨蹭蹭不去学习的时候,我们只是用嘴说,而没有付诸行动 。比如孩子在看电视 , 我们告诉孩子“别看电视了 , 赶紧去写作业!”孩子没有离开的意思,或者说再看一会儿,我们心一软就允许他再看一会儿,但是并没有设定时间限制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还是在看电视,我们还是会重复上述做法而没有采取行动,这就是在告诉孩子,默许你继续看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