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发现生活在1.61亿年前巨嵴彩虹龙,是鸟类的近亲( 二 )


在彩虹龙化石上还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小翼羽,即在鸟类拇指上生着的一簇小羽片,胡东宇称这个小翼羽和鸟类慢速飞行和着地有直接关系 。
胡东宇对北青报采访人员称,目前基本公认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过来的,而彩虹龙化石标本的发现则在飞行演化上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此前发现近鸟龙,后来又发现了彩虹龙 , 飞行特征均不一样,也说明了向飞行演化的恐龙不止一种,而是多种同时出现 , 我们也认为这些发现在学界研究价值还是非常大的 。”
我国发现迄今最早带不对称飞羽的彩虹色恐龙在彩虹的另一端并没有一个金坛子,而是一个色彩绚烂的恐龙 。科研人员15日宣布发现了一种乌鸦大小、像鸟一样的恐龙,它有色彩艳丽的羽毛 , 生活在1.61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的中国东北,科研人员将它命名为“彩虹” 。
据路透社1月15日报道,这一保存完好、几乎完整的化石在河北省出土 , 其微观结构表明它有绚烂的羽毛 , 尤其是在头部、颈部和胸部 , 这些颜色在光亮处闪耀变化 , 就像蜂鸟一样 。
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进化生物学家查德·伊莱亚森是这个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他说这一发现“表明侏罗纪时代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色彩更丰富 。”

中国考古发现生活在1.61亿年前巨嵴彩虹龙,是鸟类的近亲

文章插图
科研人员使用高倍率的显微镜观测到羽毛内有细胞器的残余物,这被称作黑素体,用于染色,它们的形状决定了颜色 。
报道称 , “彩虹”的羽毛有薄饼状的黑素体,类似有着彩虹色羽毛的蜂鸟 。这种恐龙的身体大部分是暗色羽毛 , 但是它的头部和颈部被丝带般的彩虹羽毛覆盖,虽然它有许多鸟类特征,但研究人员怀疑它是否可以真正在空中飞行 。它的羽毛可以用来吸引异性并保暖隔热 。
“彩虹”是一种两足食肉动物,有着类似迅猛龙的头盖骨和尖利牙齿 , 也许捕捉小型的哺乳动物和蜥蜴为食,它的眼睛上有鸟冠,看起来像骨骼组成的眉毛 。
报道表示,许多恐龙有羽毛,鸟类就是由接近侏罗纪时代末期带羽毛的小型恐龙进化而来的 。“彩虹”有绒毛和像羽毛笔般的大羽毛 , 这是人们已知最早的羽毛不对称的生物,鸟类利用这种特征在飞行时掌握方向,“彩虹”的这些羽毛在其尾部,表明尾部羽毛而不是翼部羽毛首先用于空中飞行 。
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学家邢旭说:“这种恐龙与始祖鸟等一些早期鸟类是非常相似的 。”始祖鸟是人们已知的第一种鸟类,生活在1.5亿年前 。“它的前肢像翅膀一样,说实话,我不确定羽毛有什么功能,我认为不能完全排除它飞向天空的可能性 。”
当被问起人们看到“彩虹”会有什么反应时,得克萨斯大学古生物学家朱丽叶·克拉克说:“‘哇喔!’而且如果他们像我一样,有可能想养一只作为宠物,但是对儿童来说不合适 。”
这种恐龙的科研全名叫“彩虹巨嵴” , 意思是“有巨大羽冠的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