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对话《王牌对王牌》:聊聊七季以来的“变”与“不变”( 三 )


诚然 , 这并不是一个能让所有节目都予以借鉴的节目逻辑 , 吴彤也承认 , 在这样的设计下节目确实会面临剪辑连贯性的较大压力 。 但这就是《王牌对王牌》团队一直以来坚守的创作观念“要么不做 , 要做就做到极致” 。


合家欢模式背后的深度打磨与精准捕捉
如何能在被垂类真人秀占据的综艺市场中依然以“合家欢”的模式突出重围?是《王牌对王牌》让冷眼最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 。
在本次对谈中 , 吴彤分享了《王牌对王牌》的终极秘籍 。 在每一季的主题策划会中 , 导演都会邀请卫视中各个年龄段的老师们作为顾问参与探讨 , 其中最大的老师将近六十岁 。
由于导演组的成员们均较为年轻 , 若完全依靠年轻人的角度 , 节目在主题与内容的设计上很容易不够全面 , 因此 , 每一期节目的主题设定 , 实则都是节目组与各年龄段老师们群策群力的结果 。

本季第五期的国漫主题 , 就是策划会中突如其来的惊喜 。 在大众视角下 , 国漫乍一听更像是一个属于当下年轻人的潮流 , 但令导演们意想不到的是 , 年长的老师们心中也有他们的国漫情怀 。

面对这样能符合全年龄段人群 , 且每个年龄段的受众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感悟的主题 , 导演组立刻意识到 , 国漫一定是值得做的 , 不仅为了致敬百年历史 , 也追忆那些始终热爱国漫的少年情怀 。 而显然 , 节目的最终效果并没有辜负团队的预期 。
《王牌对王牌》一直以来对多年龄层次受众喜好的反复探索 , 让节目每一期的主题都承载了更多的情感维度 , 也成功构建了《王牌对王牌》老少皆宜的情绪价值体系 。

此外 , 在冷眼看来 , 《王牌对王牌》对时效性的绝对把握也是节目能历经七季一直常青的关键 。 而这不仅因为是《王牌对王牌》的嘉宾阵容能与当下热点所契合 , 更是源于《王牌对王牌》节目中诸多的细节设计 。

例如 , 第二期的反诈主题正巧赶上了冬奥的节目热点 , 导演组就细心地将众多嘉宾的角色经历都与冬奥进行了紧密的结合 , 其中沙溢扮演的“英子爹”想让孩子跟着“谷爱凌”学滑雪 , 谭松韵的角色“李尖尖”被骗的理由是因为要找人代购“冰墩墩” 。
同时 , 为了更好地进行主题相关的反诈知识教育传播 , 节目组还邀请到了在前段时间刚刚因宣传反诈而走红网络的陈国平警官共同参与录制 。

现如今 , “紧跟热点”几乎成为了所有真人秀节目制作的核心要义 。 然而 , 相较而言 , 很多节目其实只看到了“时代大热点”例如“女性议题”、“内卷焦虑” 。
但实际上 , 过大的议题很容易导致节目内容空洞 , 或门槛过高 , 不适用于“合家欢”式观看逻辑 , “当下热点”与“小切口”的精准捕捉才能让观众们体会到一档综艺节目的深度陪伴感 , 仿佛节目中角色们所经历的事 , 也在自己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地发生着 。
全新一季的《王牌对王牌》勇敢地走出了此前“IP情怀”与“娱乐为主”的舒适区 , 向价值输出进行过渡 。 这样的转型对于任何一档节目 , 尤其是风格已然稳固的综N代而言实则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 但很显然 , 相较于大刀阔斧地对节目进行改版 , 《王牌对王牌》选用了一条更为温和的策略 , 将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融入在了节目的两大核心优势 , “游戏”与“影视IP”之中 。
最终 , 模式的转型反而让《王牌对王牌》对于IP的掌控与内容的策划更加成熟 , 《王牌对王牌》不仅满足了节目忠实观众的观看需求 , 更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合家欢”模式的轻松、有趣的价值输出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