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左右》:一个绝症伦理故事如何成为硬通货?丨嗑老片( 二 )


没有呐喊与哭泣 , 表面看人物状态平静 , 观众却又时时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五味杂陈 。 对人物关系和内心情感的精妙处理 , 让影片中的每个人物都显得格外真实 。
导演王小帅从始至终都保持客观的态度 , 用镜头记录下两个家庭经历生活剧变后的状态 。 通过影片的展现 , 我们可以看到在生与死的面前 , 人将会依据本能做出决定 , 无关对错 , 关乎生命 。
结尾 , 导演终于放下了冷静和客观 。 通过两对夫妻在各自家里吃晚饭 , 表达出他们家庭内部的和解 。 尤其是老谢面露笑容地说:“明年等孩子出世以后 , 带他回老家过个年 。 ”这是影片最温情的一幕 , 不仅表示他接受了这个孩子 , 也预示着禾禾有救 。
当观众以沉重的心情欣赏完全片 , 这个结尾无疑会让人心里的石头落地 。 导演为了这个结尾也思虑再三 。 没有明确展现孩子的降生 , 但也的确充满了希望 , 非常高明的电影留白 。
文艺导演 , 明星阵容 王小帅主攻文艺片 , 他的电影一直走的是海外电影节路线 。 从2005年的《青红》到2008年的《左右》 , 及至后来的《日照重庆》《我11》《闯入者》《地久天长》等等 。 他的作品屡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 并且数次斩获重要奖项 。
电影|《左右》:一个绝症伦理故事如何成为硬通货?丨嗑老片
文章图片

王小帅的电影可以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 影片在内地的票房都不高 , 但是依靠电影节获奖之后 , 在海外市场可以实现版权销售 。
纵观王小帅的电影作品 , 整体呈现三个特征:第一 , 紧扣现实 。 王小帅的电影故事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相近的原型 , 是他看过、听过、经历过的事 。 与现实的紧密勾连 , 是他电影的首要特征 。
第二 , 关注三线 。 王小帅的父母参与过三线建设 , 那是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以加强国防为目的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 所以他的作品《青红》《我11》《闯入者》都和三线建设者有关联 。 《左右》反而在他的作品系列中显得有些另类 , 因为这是发生在大城市中的当下故事 。
电影|《左右》:一个绝症伦理故事如何成为硬通货?丨嗑老片
文章图片

【电影|《左右》:一个绝症伦理故事如何成为硬通货?丨嗑老片】第三 , 明星阵容 。 因为王小帅的电影能够在海外获奖 , 所以他的作品也不断吸引到明星的加盟 。 譬如《青红》中的高圆圆、《左右》中的张嘉益、《日照重庆》中的王学圻、《地久天长》中的王源等等 。
说到获奖 。 《左右》在柏林电影节荣获最佳编剧奖 , 凭借的并不是影片故事的独特性 , 而是这个故事具备的共通性 。
在柏林放映之后 , 一位希腊电影发行商就找到片方洽谈购买版权 。 他表示被影片深深打动 , 因为他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女性朋友在经历相似的事情 。 通过《左右》这部影片 , 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中的婚姻关系可以破裂和重组 。 但是 , 爱情可以割裂 , 亲情不可以 。
电影|《左右》:一个绝症伦理故事如何成为硬通货?丨嗑老片
文章图片

从昔日的《左右》到今天的《亲爱的小孩》 , 事实证明 , 好故事永不过时 。 婚姻、家庭、育儿、疾病……这些元素在何时都会引起观众的同频共振 。
【文/崔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