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起风平台抱流量硬件抱AI( 二 )


从短视频的发展情况分析 , 目前短视频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表现形式,发展已经到达顶峰时期 。根据艾媒资讯预测,2018-2019短视频的规模会继续扩大,但增长率会有所下降 。这意味着虽然短视频市场在趋势惯性下会继续发展,但用户已经出现疲倦感,正在寻求下一个刺激点,向另一个市场逐渐转化 。
目前而言,短视频在进行商业化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在《2017年上半年中国短视频报告》中,就提及随着创作门槛降低,短视频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正在突显 。即便是就目前的用户体验而言 , 这个问题依旧在放大,未能解决 。无可厚非,市场趋利,同质化的内容创作是成本最小的商业模式 。
其次,目前短视频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逆转成为Vlog的初期优势 , 如精致的剪辑、配乐、转场和创作者个性化的生活记录,可以给用户带来视觉和内容上一个突破性的体验 。
小结,短视频的发展风势出现下行预警,为其他的视频表现形式留出了足够大的空间切入市场,Vlog有机会可以成为下一个热点 。需要注意的是 , Vlog和短视频没有竞争关系,不存在Vlog取代短视频的问题 , 之于电视剧与电影的关系,各有各的精彩 。
从国内短视频的用户习惯分析 , 虽然文中多处提及的短视频,仅代表抖音式15秒左右的短视频,但严格来讲 , 无论是15秒短视频还是Vlog都属于(简)短视频一类 。它的发展依赖于用户对(简)短视频的消费习惯 。
根据数据显示 , 2018年的短视频MAU已过5亿,DAU峰值1.6亿,反超综合类视频 。在用户习惯方面,短视频的消费习惯已经在国内用户群体中建立,对于Vlog的接受程度会比较高 。
不同于国外的家庭VCD文化 , 国内的短视频文化是在中国互联网刺激下野蛮生长的产物 。它自身具有和互联网一样烙印,更新迭代快,讲究快传播、快消费,具有更短的生命周期 。
这意味着Vlog在国内的短视频市场具有生长的空间,但也面临着水土不服的问题 。传统的国外Vlog大多在5分钟左右,时长上太久,需要进行压缩 。以目前抖音、b站的Vlog热度来看,一般1分钟-2分钟的Vlog易被用户接受 。
小结,Vlog可以被国内用户所接受,但需要进行中国特色的优化,即在时长上进行压缩,不会脱节于短视频的用户习惯 。
平台扶持,Vlog的首座谁能抢到?回答完第一个问题,如果Vlog的风已经刮来,那么哪里会成为下一个爆发的平台?现在的短视频领域,以抖音和快手两个巨舰为主,基本瓜分绝大部分的用户流量 。次平台微视、百度、b站、知乎、微博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热点 。另外,一些专门为Vlog而诞生的工具 平台的应用,如VUE Vlog等 , 也会成为一个新的竞争者 。
在判断爆发平台之前,需要对Vlog进行识别 。Vlog记录的是创作者的个人生活,具有较强的个人品牌辨识度 。这意味着 , Vlog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需要率先建立起粉丝对创作者的兴趣 。
其次,并非所有的场景都适合拍摄Vlog , 它具有一定的契合性,美食和旅行具有天然的契合度 。对此 , 平台在社区属性上的契合度也将成为创作者发布Vlog的影响因素之一 。
根据各大平台的市场表现和用户属性,笔者对此进行一个不完全统计的梯队排名,以此来探讨Vlog风向下 , 什么样的平台有机会成为爆发地?
T1:抖音、微博第一梯队的平台在推行Vlog的风潮中,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抖音、微博作为目前互联网上的巨舰型App,本身具有庞大的流量支持,易成为新事物的兴起地 。其次,平台方重视Vlog的发展,抖音的“10亿流量扶持Vlog计划”和微博的“Vlog召集令”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Vlog在本平台的发展,对于Vlog创作者而言是难得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