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恐怖虫的谜团因此迎刃而解 。与现代缨翅蚊一样 , 恐怖虫从蛹羽化后可能经过短暂飞行就脱掉翅膀 , 进入水中交配,因而带翅膀的恐怖虫非常罕见 。它们口器退化,因而并不取食,成虫仅有短暂的生活周期;它们交配产卵后死亡,但仍能保持交配姿势 。雄虫的螯状后足并不是用来夹住翼龙的表皮或恐龙的毛根,也不是捕食工具,而可能用于雄虫间的争斗,以夺取交配权,并有抓握雌虫进行交配的功能 。至少目前看来恐怖虫的雌性数量远少于雄性 。另外,恐怖虫口器非常退化,以前所认为的刺吸式口器实际是观察错误 。因此,恐怖虫并不恐怖 。
生物学家对沃氏缨翅蚊腹部成对侧叶的功能并不了解 。黄迪颖等认为和缨翅蚊一样,恐怖虫也具有明显的幼态持续现象,腹部的侧叶实际就是退化的鳃 。这样的构造在昆虫成虫中极少发现,但却常见于水生幼虫 。这展现了已发表的昆虫化石中独一无二的幼态持续现象 。恐怖虫和沃氏缨翅蚊的特殊联系,是否暗示了最初学者将它划分为独立属有理可循呢?恐怖虫谜题的解开或许也有助于解决生物学家对沃氏缨翅蚊腹部侧叶功能的迷惑——对1.65亿年前昆虫化石的研究 , 有时也会对现代昆虫分类有所帮助 。
- 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复苏之谜
- 树木之谜揭晓 树叶大小与树高度成反比
- 地球氧核心之谜揭晓/图
- 狼无法驯养之谜揭秘
- 远古海水不缺锌 古海洋生物进化延迟仍是谜
- 图 南极冰层下4000米微生物生存之谜
-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解析陨石坠落之谜
- 新疆神秘玄妙十大未解之谜
- 生物思想起源之谜
- 信鸽世界的神秘百慕大三角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