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是诸侯国吗( 二 )

这是最早的鲜虞称中山的出处 。据顾颉刚先生考证 , 鲜虞在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80年)至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约三十年间,逐渐强大,建立中山国号 。

中山国是诸侯国吗

文章插图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鲜虞和中山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 以至于现在史学界对鲜虞和中山的关系有两种观点 。
一、战国中山是春秋鲜虞的延续 。这观点认为战国中山即非周之同姓,也非魏所别封,而是春秋时期白狄建立的鲜虞的延续 。
二、中山并非是鲜虞的延续 。这个观点认为中山和鲜虞是当时并存的两个白狄部落,鲜虞常年与晋国敌对,而中山依附晋国 。所以才出现《左传·定公·定公四年》中记载的“中山不服”的情况 。中山在之后逐渐强大侵占之前鲜虞的领地 。
两个观点目前都有材料作为证据,但是两者的证据都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

中山国是诸侯国吗

文章插图
而关于中山国的出处,目前又有三个不同的观点 。
一、周同姓说 。这个观点主要来自于《史记·六国年表》,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 。”《集解》引徐广曰:“周定王孙,西周桓公之子 。”这里徐广加了一句中山武公是西周桓公之子 。
但这其中有个重要问题是 , 当时周朝已经衰弱 , 不将武公分封在自己控制的周畿内 , 却隔这燕赵将武公封在自己无法控制的中山 , 这就很可疑了 。同时时间线上 , 和很多当时的历史记载多有不吻合的地方 。
关于这个观点还有一种说法认为 , 古代中山地名很多,其中崇为周天子之邑 , 崇山有名中山,很有可能出现同周同姓的中山 , 而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
中山国是诸侯国吗

文章插图
二、魏分封说 。这观点认为公元前408年 , 魏文侯派遣大将乐羊进攻中山,《战国策·秦策》:“乐羊攻中山,三年而拔之 。”魏文侯灭中山后,将太子缶封为中山君,后又更立少子挚 。之后中山复国 , 最终被赵所灭 。
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 , 就是魏国攻击中山要越过赵国,那么上述过程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世本》记载:“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 。”马王堆出土《战国纵横家书》:“讲而归亦利,围而勿舍亦利,归息土民而复之,使如中山亦力 。”那么真相很可能是魏国根本没有完全灭中山,而是占据了中山南部大片土地,迫使桓公迁都灵寿 。之后在赵国的帮助下 , 和魏国取得和议,在太行山东建立国家,所以《索隐》在《史记·乐毅传》中说:“中山,魏虽灭之,尚不绝祀,故后更复国 。”
三、白狄建国说 。这种观点认为,中山和鲜虞一样都属于汉化姬姓白狄,但是见国时间比较晚,所以遭到中原诸国的藐视 。之前提到“中山不服”的就是中山 , 一个和鲜虞并列的国家,至少在公元前503年就存在 。但是国家较弱,依附于晋国,后来在齐国的支持下背叛晋国,并逐渐吞并鲜虞,并在武公时建立了中山国,并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千乘之国 。
中山国是诸侯国吗

文章插图
我综合各种观点,个人暂时是比较认可第三种的 。将各种片段组织起来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 , 中山是和鲜虞一样的汉化白狄部落,只是一个和晋常年作战,一个依附于晋 。中山汉化程度非常高,崇尚儒家和墨家 , 以农耕为主放牧为辅,已经有了很高的文明与戎狄迥异,因此易被中原各国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