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体现的历史文化意义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 四 )


一部《二十四史》,有好多伟大的君主在治国上是一流的,但在治家上、在处理亲情上、在处理接班人这件事上都容易犯糊涂,以至于贻笑后世 。比如秦始皇,比如三国时的袁绍、刘表,比如隋朝的杨坚,都因为废长立幼 , 自启祸端,导致国家分崩离析 。
和赵武灵王挺相似的还有康熙大帝 。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他与主父简直是历史的翻版 , 只是他的下场比主父稍稍好点,自身得以善终,但死后却留下了一场又一场血雨腥风的宫廷斗争,兄不兄 , 弟不弟 , 互相残杀 , 皇帝四哥的给八兄弟取名叫猪 , 给九兄弟取名叫狗 , 把自己的同胞兄弟十四阿哥软禁一生,自己也落了个千载骂名滚滚来 。
三国时刘备先前收过一个义子叫刘封,和公子章性格挺像 , 而且武艺高强 。在刘备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功勋卓著 。
对刘封的存在 , 关羽曾经提出过反对意见 , 认为刘备已经有阿斗这个孩子 , 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还会留下后患 。因为关羽熟读《春秋》,对国君一招失策导致后代血腥争位的史事太普遍了 。但也正因为关羽的好心劝谏,致使刘封对其怀恨在心,后来其败走麦城,刘封就见死不救 , 以报当日之仇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所体现的历史文化意义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诸葛亮就明智得多 , 他也是对历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所以在继承人这件事,他不会多说一句话的 。只是在关羽死后,刘封请罪,孔明才提醒刘备要借机除掉刘封 , 以绝后患 。
《三国志》则说是刘备“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 亲自决策诛杀了刘封 。
刘备、诸葛亮、关羽应该是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历史上赵武灵王留下的血的教训,怎么能犯这种同样低级的错误呢?
所以 , 刘封死得一点都不冤 , 因为政治斗争需要他死 , 他不得不死 。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 
军事过硬爱子更深;
宫廷争权不讲亲情,
左右为难为难左右;
一代慈父一世明王,
半世糊涂糊涂半世;
权利漩涡以利为主,
掌握重权才能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