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娱乐圈最佛系女演员,情愿被误解,也要做自己( 二 )


赵宝刚最后无奈妥协 , 还为她专门改写了剧本 , 把米莱“白富美”的人设改成了土大款的女儿 。
拍戏的时候 , 她一如既往较真 , 想不明白的 , 就一定向导演问明白 , 问为什么 , 为什么这么做 , 为什么这么说 , 为什么站在窗前 , 为什么上了这辆车 。
理清了理顺了 , 和人物同步了 , 清楚角色所想所为了才演 。
作为“小妞”形象的典型代表 , 王珞丹总是免不了被拿出来与其他女演员比较 。 在网络上 , 人们评价她们的长相、年龄、出身、代表作 , 谁更好看?谁更有观众缘?谁赢了谁?无关演技 , 女演员被塑造成明争暗斗、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的形象 。
米莱|娱乐圈最佛系女演员,情愿被误解,也要做自己
文章图片

“以前我的方式是不接受就直接说‘不接受’ 。 现在知道 , 对一件事情的坚持是要有的 , 但也不能直接怼啊 , 太幼稚了 。
可以去商量 , Nice地去商量 。 这或许是大人口中的成熟吧 。 ”
王珞丹很喜欢廖一梅的一句话:
“是一如既往地保持年轻时的反叛风格 , 钝化成拒绝与时俱进 , 还是毅然决然地成为自己曾经瞧不起的人 , 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有利于我的心脏和心灵?”
这句台词出自话剧《琥珀》 。
在某次采访中 , 她对着主持人完整地念出这句话 , 然后小声地自言自语:“我觉得很难 , 很难……鹅卵石里最尖的那一个 , 注定还是会被磨掉一些东西 。 ”
3
2012年 , 是“小妞”王珞丹爆火后的第四年 。
于是电影刚刚上映 , 她就一个人跑去了纽约 。
没有什么特殊的计划 , 也没有很强的目的性 , “每天早晨醒了煮咖啡和鸡蛋 , 把前一天买好的蔬菜、豆子混合着沙拉酱拌好 , 一口一口吃下 , 然后出门去看看街上人都干什么 。 ”
在纽约 , 她最常干的两件事 , 就是发呆和漫无目的地游荡 。
以自己的居住地为圆心向外扩散 , 用最原始的交通方式——走路 。 如果实在太远或者累了 , 就选择地铁 。
她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 , 和他们一起去学跳舞 , “恍恍荡荡跳得很丑但是很开心”;
去戏剧大师铃木忠志的工作坊 , 为了练习下半身的控制力 , 一边敲竹竿一边用力用脚跺地板;
去看画展 , 听朋友们讲一幅画背后的故事、诞生的历史、画家的八卦……
再回来之后 , 她更坚定了“一定要想演这个角色才去接戏”的想法:“我首先是人 , 其次才具有演员这个职业属性 。 ”
米莱|娱乐圈最佛系女演员,情愿被误解,也要做自己
文章图片

医护人员迅速过床 , 给她换衣服贴仪器 , 仪器刚贴上 , 老奶奶抽搐停止 , 跟着心跳也停了 。
那是王珞丹有生之年 , 第一次目睹他人从生到死 , 除了傻站在一旁 , 默默希望她不要死 , 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
随后医生对老奶奶进行除颤 , 第一次 , 无效 , 检测仪上的心跳依旧一条直线 。 第二次 , 老奶奶终于恢复了心跳 。
那一刻 , 王珞丹突然喜欢上了医院 。 因为这是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
后来 , 王珞丹去拍了一部纪录片《丹行道》 , 自己做制片人 , 采访建筑师 。 片子小众 , 看的人很少 , 但对于王珞丹来说 , 这是她第一次跳出“演员”这个职业去看待生活 。
在节目里 , 她和建筑师聊了许多平时从不会提到的词:自由、偶然、野心、理想化 , 好像都是日常中不太会说出口的词 , 但又确实与日常生活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