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妈妈电朋友,职场妈妈进退维谷如何破( 二 )


作为自由主义福利模式的代表,美国的职场妈妈们能获得的福利待遇却最少 , 受各方援助最少的美国职场妈妈因为自己的孤立无援与内忧外患而焦头烂额 。美国也拥有最高的母亲和儿童贫困率,各州法律或有不同,但联邦政府并不提供带薪产假,妈妈需要自己去解决问题 。在美国,当一个职场妈妈比在其他任何发达国家都要困难 。同时,因为职场环境更欢迎能够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的员工,女性在那些高收入的职位面前相较男性竞争力更低,职场妈妈也很容易被边缘化,或调岗到所谓的“妈妈岗”,即更不重要的岗位或兼职 。
柯林斯呼吁借《职场妈妈生存报告》一书 , 让政策制定者听到职场妈妈的声音,让大众开始转变对职场妈妈的态度 。承认照顾有价值,提供照顾的人也有价值 , 确保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兼顾有偿劳动和看护劳动,并为家庭提供照顾所必须的物质和经济支持 。只有转变社会文化的态度,才能让政策真正落地生根,造福职场妈妈 。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婓直言 , “密集母职”给职场女性带来无形却让人喘不过气的压力,“我国女性的就业率比其他国家高,对于职场妈妈而言 , 就要面临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今天的中国女性越来越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 。因为比起我们的父母辈,如今的工作节奏快,职场妈妈的上下班时间和孩子作息时间不匹配 。而“密集母职”要求女性必须毫无保留地全方位地对孩子投入时间和精力,认为在孩子身上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越多越好 。这就导致了很多妈妈认为花再多时间陪伴孩子也不为过,陪伴的时间越多越好,时间少了就自责内疚焦虑甚至抑郁 。
柯林斯也在书中说:“在我进行访谈的五个国家和地区中,妈妈们都不由自主地接受了主流观念,即自己需要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倾注到孩子身上 。在完成了所有的访谈之后,我有一个疑问一直没有得到解答:妈妈们究竟将什么时间留给自己呢?在某个时间段里,她们不是妈妈,不是女儿,不是伴侣,不是朋友,只做自己?简短的回答是 , 她们基本没有这种时间 。所有我采访的女性都说,在当了妈妈之后,最先失去的就是只属于自己的时间 , 在她们的日程表里怎么也挤不出这样的时间了 。想要让妈妈们不必再遵循理想化的母职标准,给她们减减压,那么就不该将当个好妈妈与所有耗费时间的责任挂钩 。”
正如一位中国网友在留言中所说——作为一名普通职场女性 , 所谓的平衡,就是在事业和家庭中战战兢兢前行,希望家里老人孩子不要生?。?希望不要有临时的加班 , 希望老公能给予自己支持 。
希望全社会能理解职场妈妈,更希望会有相关政策能支持职场妈妈 。毕竟,育儿并不是老母亲一个人的事情!(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