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为接地气,《亲爱的小孩》给男女主都“换了职业”( 二 )


近些年 , 很多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或带主角光环或“傻白甜”的角色 。 在戴莹看来 , “客观”的戏剧视角 , 理应是描述事件和人物的时候“不片面” , 即在刻画之外 , 还要展现出故事背后成因是什么?这些人物经历过什么?“真实的人就是没有完美的 , 都有自己的缺点 。 ”这是让观众感到共鸣 , 并引发不同思考的重要原因之一 。
戴莹犹记 , 她拿到最初剧本时 , 故事背景发生在上海 , 肖路是投行经理 , 方一诺是时尚买手 。 后来主创们认为还是要做一部在小城市发生的 , 具有烟火气、贴地飞行的作品 。 所以肖路的职业换成了公司职员 , 方一诺的职业换成了教师 。 胡坤表示 , 《亲爱的小孩》中的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 他们得还房贷 , 挤地铁 , 坐公交车;有生活和职场的压力 , 包括情感的问题 。 这才是真实感的来源 。
看了肖路和稀泥才感受到男性的情感缺失
在戴莹看来 , 近些年大量圆满、轻松的作品都有过成功案例 , 锐利且刺痛真实的现实主义作品 , 存在阶段性的断档 , 市场难免会有趋同性 。 也正因此 , 《亲爱的小孩》给予观众的感觉并不常有 , 有些新鲜 , 有些强烈 。
此外戴莹认为 , 《亲爱的小孩》无论呈现出女性生育的真实状态 , 还是生育后婚姻关系、家庭关系有可能面临的一地鸡毛 , 这些困难其实并不可怕 , 可怕的是人们不敢面对 。 “矛盾发生的时候 , 我们都是情绪先行 , 很少思考如何站在客观角度解决问题 。 如今我们把这个问题直接抛出来 , 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效果 。 但如果你看到了生活最糟糕、艰难的一面 , 当你在面对生活的时候 , 首先你或许不再畏惧;反而你可能会对自己现在拥有的生活 , 有一种知足感 。 ”
生活中的戴莹也是一位职场妈妈 , 经历过生育、育儿的阶段 。 她深知女性生育后难免焦虑与敏感 , 因此也天然站在方一诺的角度考虑问题 。 “但我看完这个剧 , 是能够从另外一个视角去理解男性 。 ”她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肖路的弟弟肖旭在家抽烟 , 把窗帘烫了 , 全家人都在指责和质问肖路 。 “前半场戏 , 我也觉得肖路就是不作为 , 作为丈夫在家却和稀泥 。 但是秦昊的表演太棒了 , 他表达了一个男性真的做了努力 , 也希望大家都好 , 但是不得其法的无奈 。 同时 , 也没有人考虑过他 , 因为家里有了孩子 , 父亲这个角色天然就会被很多人漠视 。 那个时候我才反思到 , 男性或许也是有情感缺失的 。 ”
《亲爱的小孩》前半部分 , 观众或许会挣扎于生活的艰难、困苦、无奈;但随着两个家庭共同为救孩子做出努力 , 让观众感觉到了生命的坚强和暖意 。 这也是为何《亲爱的小孩》给了观众一个团圆结局 。 “在这些和解背后 , 观众会学着如何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寻找到平衡支点 。 ”戴莹说 。
采写/新京报采访人员 张赫
【亲爱的|为接地气,《亲爱的小孩》给男女主都“换了职业”】【编辑: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