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固定呢?在古代 , 男子的头发都很长,并非向我们现代人一样经常理发,应为在古人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 绝不会轻易的将头发给剪去的,因此,长长的头发就需要有东西来进行固定,以防止披头散发 , 影响仪容 。
这一点,与我们现代的女同胞用橡皮筋捆绑头发性质一样,简单的扎起来,就会让人看起来利索很多 。
在唐朝初期,“幞头”的样式还比较少,而到了唐朝的中后期 , “幞头”的款式就逐渐的完善起来,同时,制作“幞头”的材质,也变得丰富多样,比如有乌纱、黑绢布以及动物皮革等等 。
官员们的官帽,在当时大多用乌纱制成,因此才有了“乌纱帽”这种说法,象征着官位和权力 。
文章插图
“幞头”是由前后四根带子组成,以便于固定 , 而这后面的两根带子,刚开始并不是很长,因为固定也用不了那么长,但时间长了,就有人觉得不好看,于是,就想着把它加长点这样看起来就更为美观 。
这就是“长翅帽”的雏形 , 在经历了头巾、幞头之后,开始向宋代官帽那张样式进行演变 。
既然是加长,那么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一样 , 有的人就觉得,加长一点就成,而有的人却觉得,长多点才看着飘逸,总而言之,各种加长版的“幞头”,层出不穷 , 反正是人们怎么舒服怎么来 。
但无论是后面的这两根带子是长是短,总归还是垂下去的,因为布料是软的,于是就有人突发奇想 , 把这两根带子,做成硬的,让它是直的,不下垂 , 会不会更威风一点?
有想法就有行动,很快,有人就做出来这种又硬又直的“幞头”,又被称作“硬幞头” , 这就而更加的接近宋代官员的帽子样式了 。
这种“硬幞头”,到了唐末,基本上就成为了固定的样式,虽然没有宋朝时期那样长,但款式和造型,已经极为接近和类似 。
因此,我们可以就此分析出,这种长翅帽,并非是在宋朝发明的 , 在宋朝之前,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到了宋朝,被发扬光大,更为成熟而已 。
那么 , 究竟长翅帽是不是为了防止大臣们在朝堂上交头接耳呢?
答案为不是 , 长翅帽发展到宋朝,形成宋朝的那种样式 , 是在之前“幞头”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宋代人抛弃了唐朝丰富精美的幞头样式,选择这种中庸淡雅的平直幞头,是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之下,必然的选择 。
文章插图
按照我们现代人的眼光 , 宋代在原本轻便的幞头基础上,加上了两根长长的幞头脚后,就变得笨重起来 , 如此不实用,究竟是意欲何为呢?
宋代时期,朱程理学逐渐盛行,在理学思想的熏陶下,宋人大多喜好清净淡雅之物,而唐朝的或上或下的幞头,显然不合宋朝人的胃口,而这种平而直的款式,符合宋人们对于淡雅的追求 。
同时,笨重的直脚幞头,虽说让行动变得不便 , 但也更让官员们的行为举止变得端正小心,这也符合宋人心目中的文人学士气质 。
所以,这种幞头才会逐渐的大行其道 , 慢慢的逐渐变得更长,最长的 , 曾经达到两侧约有一米 。
根据留存下来的许多壁画以及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宋代的这种直脚幞头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翅帽,并非只有官员才能佩戴,而是上到皇帝 , 中至官员,下到平民百姓,均能佩戴,这种直脚幞头,在宋代 , 由于统治者的喜爱,成为了各阶层人民的必备之物 。
-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一心收复失地 岳飞为什么被称为民族英雄?
-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的年龄是多少 古代官员退休 到底有多少种说法
- 情商是什么意思,情商低是我们最爱扣的帽子
- 如何根据自己的脸型来选合适的帽子?
- 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 宋代发明了什么 抹茶是日本发明的吗
- 为什么有绿帽子这一说 为什么会说带绿帽子
- 宋代作词最多的词人
- 宋朝皇帝宋仁宗赵祯的皇后有几个孩子 宋代皇帝赵祯和曹皇后有孩子吗
- 北宋汝窑的特征和图片 宋代汝窑瓷最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