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体现的盛唐气象 表现盛唐气象的诗( 四 )


王昌龄对朋友的一片真诚,感动了千年 。
李白、岑参、高适、王之涣、王维、孟浩然……当时,与王昌龄同时代的有名诗人,不管性格和地位如何,几乎都与他有亲密来往,郊游、赋诗、对酒,逍遥于湖光山色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与他相处呢?就因为王昌龄虽然蔑视权贵、不拘小节 , 但对真正的朋友,他却是坦率、真诚而重感情的 。
在王昌龄的诗中,流露真性情送别朋友的诗歌,占了很大一部分 。有名的《芙蓉楼送辛渐》,我们仔细一读 , 细节上就能轻易找出王昌龄对朋友的真挚来 。你看,他是从南京开始送辛渐,一直送到镇江,难舍又难分 。在芙蓉楼上,也许他们就是通宵达旦地喝酒 , 话别,直到辛渐第二天拂晓登舟而去 。辛渐临行时,王昌龄还不忘叮嘱:如果洛阳的老朋友问起我的情况,就告诉他们 , 我胸怀澄澈,一片冰心,从未更改,要老友们不要担心 。
《送魏二》《送高三》《送任五》《送谭八》……到龙标后,王昌龄与长安的高朋贵们接触得少了 , 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接触得多了起来 。王昌龄对待这些小人物,依然情深似海 。他曾写过一首绝句,叫《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
青山一道同云雨 , 
明月何曾是两乡 。
这首诗写得耐人寻味 , 我们能体验到王昌龄的至深用情 。王昌龄在诗中对朋友说,哎呀,我们两个一水相通,还是很近的,我这里刮风,你那儿也会刮风,我这儿下雨 , 你那儿也会下雨,我这儿明月当空,你那儿也就明月当空,所以与你相别,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难过 。
话是这么说,但毕竟是远隔两地,难于见面了 。王昌龄并不是真的不难过 , 也许是朋友先难过了,所以他强压内心别绪,积极地宽慰朋友 , 这既蕴涵了彼此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味道,更体现了王昌龄体贴入微的深情 。
王昌龄体贴朋友,朋友也给了他同样的真情回应 。李白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正在扬州漂泊 , 心情也不好,但他立即写诗安慰老友:
杨花落尽子归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只是,没想到,谁知一语成谶 , 多年后,李白还真被远放夜郎 。
王昌龄一生,仕途一直屈居下僚,生命的结局更是让人悲伤,但他的煌煌诗卷 , 彪炳千秋,以一种历史的大美,展现着盛唐的精彩 。今天的两座芙蓉楼,是历史给王昌龄的安抚,对他的深情与孤独 , 千年后的人们,登临,就是最好的回应……
芙蓉楼上望去,山高水长 , 隐逸之风似乎从未停止 。
具有“盛唐气象”的诗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是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 。感激与怨怼看似相反 , 但实际上联系非常紧 。感激而望成就功业,遇挫即成怨怼 。所以在具体作品中,两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如李白官场失意之后所写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