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携民渡江真正目的是什么?刘备真的“仁义”么?( 二 )

所以,刘备携民渡江的历史真相就是,根本不存在这件事 。怎么说?

刘备携民渡江真正目的是什么?刘备真的“仁义”么?

文章插图
刘表死时,蔡氏等大族封锁消息,立刘琮为荆州牧后,拒绝刘备和刘琦前来襄阳吊唁 。曹操大军到达宛城后,蔡氏等大族力劝刘琮降曹,刘琮被迫同意,希望曹操出兵打败,至少是打跑刘备,好断了荆州抗曹势力的念想,然后无障碍降曹,并希望曹操在拿下刘备之前,暂时不要公开自己已投降的消息 。
曹操对此欣然同意,但消息还是在小范围内泄漏了,这个途径,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为伊籍 。此人是荆州上层核心人物之一,且私下早就向刘备表达了依附的想法 。
刘备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吃一惊,为防止腹背受敌 , 只好放弃樊城 , 一路向南 。樊城的百姓是不需要逃跑的,因为刘备这个抗曹顽固分子已经走了 。也就是说,刘备从樊城出发的时候,除了高层家属之外 , 就是部队,并没有多少樊城百姓跟随 。
刘备携民渡江真正目的是什么?刘备真的“仁义”么?

文章插图
在途径襄阳的时候,刘备对刘琮说的那番话,普通的荆州官员仍旧一头雾水,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 , 还以为他是羞愧于夺了大哥刘琦的继承权 。他们只知道,刘备放弃了在樊城的防御,那么襄阳也不好守了,既然刘备准备南逃,大家都知道江陵物资粮草充足 , 为何不随刘备一起,而要在襄阳等着曹操来屠城呢?
至此,我们终于民百,跟随刘备逃跑的群众,其实基本上都只是襄阳城的基层官员和百姓 , 而樊城的百姓根本就没必要跟着跑 。既然如此,哪襄阳的群众也根本不需要渡过沔水,直接从陆地跑就是了,所以说,压根就不存在刘备携民渡江一说 。
大批群众打开襄阳城门出逃时,正是刘备趁乱混进城,一举拿下襄阳的良机 。
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诸葛亮建议拿下襄阳是十拿九稳的事,只需要张飞、赵云、陈到三人带着愣头青刘封,控制住刘琮,墙头草蔡瑁根本就毫无办法 , 襄阳名将文聘更是羞愧的闭门不出 。
刘备携民渡江真正目的是什么?刘备真的“仁义”么?

文章插图
可刘备认为 , 好端端的襄阳城下,突然发生两大刘姓火并,感情上实在太突兀了,转不过这个弯;而且大批襄阳百姓居然抛弃刘琮跟着自己,也极大地感动了他 。可他根本不知道蔡瑁已经建议曹操急速追杀自己,所以在当徐庶建议急速南进确保江陵时 , 刘备完全不以为然 , 嘴里客气地说:“襄阳百姓既然追随我 , 我怎能忍心将他们抛下?”
徒留徐庶一声长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