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夺了皇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朱标的其他子女的?( 三 )


事后朱橞被朱棣圈禁至死,虽然朱允熥处于禁锢之中并没有参与这件事 , 但还是让朱棣对他猜忌不已,毕竟朱允熥是朱标的嫡子,还是常遇春的外孙子,因此朱橞谋反事件不久之后朱允熥莫名其妙的就在禁锢之所去世了 , 其死因至今成谜 。
虽然朱标的儿子们基本都死光了,不过他还是留有后人的 。朱允炆自焚时还留有年仅两岁的次子朱文圭在世,虽然朱文圭当时仅两岁,但是朱棣还是对他很不放心,朱棣将朱文圭废为庶人,终身圈禁起来 。
就这样可怜的朱文圭自幼在圈禁中长大 , 一直到朱棣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二次复辟之后,由于朱祁镇曾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钰长期圈禁,他深知圈禁的滋味不好受,十分同情怜悯已经被圈禁五十多年的朱文圭,于是朱祁镇不顾群臣反对将朱文圭释放 。
朱文圭由于被圈禁了五十多年,与社会脱节很严重,被释放出来时不识字 , 不识牛羊,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生活技能,连很多的基本生活工具都不认识,于是朱祁镇就索性好人做到底,他将朱文圭安置在了凤阳老家 , 又给买房置地,又给娶媳妇,买仆人伺候,把朱文圭安顿得非常好 。
后来朱文圭生了儿子,也给朱标一脉留下了后嗣,由于朱祁镇只是释放了朱文圭,并没有恢复他的皇室宗籍身份,因此朱文圭的后人被明朝官方称之为建庶人 。
不光朱允炆留有后人,连朱允熥也留有后人,当初朱允熥莫名其妙死亡之后,他身边有一名忠实的老太监王忠,冒死带着朱允熥唯一的儿子朱文坤逃离了凤阳,此后王忠带着朱文坤落户山东莱阳 , 并让朱文坤改姓为王 。
此后直到朱棣去世,其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对朱标一脉的后人监管比较松了,朱文坤才恢复本名 , 后来虽然朱文坤还是被明朝官方寻到,但朱高炽比较宽厚 , 对朱文坤没有进行太多限制 。
而朱文坤从此之后也不再承认自己是皇族后人,给自己的子孙后人起名字也不再按朱元璋制定的字辈起名,明朝官方则称朱文坤这一脉的后人为吴庶人 。朱文坤的后人在山东莱阳繁衍得很兴盛,现今莱阳南朱家夼村朱姓村民基本都是朱标一脉的后人 。
总体来说朱棣对朱标留下的三个儿子算是玩弄于股掌之中,先是为了安抚人心 , 对他们封赏还比较不错,但是很快就翻脸不认人,把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兄弟三人全都给玩死了 。
朱标的大女儿结局凄惨,小女儿得到朱棣的善待
朱标除了五个儿子还有四个女儿,不过四个女儿的生母都没有详细记载,朱标虽然是有四个女儿 , 但实际上只有长女和次女长大成人,三女和四女都夭折了 。
朱标的长女是江都公主 , 早在朱元璋时代就已长大成人,被册封为江都郡主,由朱元璋亲自赐婚嫁给了明朝开国名将耿炳文之子耿璿为妻,朱允炆继位之后她被晋升为江都长公主 。
江都公主其实在朱棣登基之后命运很凄惨,主要因为她的公公耿炳文和丈夫耿璿与朱棣的矛盾冲突 。
耿炳文是明朝开国的老将,也是朱元璋临终前留给朱允炆的老将 ,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初期,朱允炆就派耿炳文为大将军,全面负责讨伐朱棣,而江都公主的丈夫耿璿也一同随父出征讨伐朱棣 。
耿炳文在抵达战场后与朱棣初次接战就在真定之战中被打败,不过耿炳文的军队损失并不严重,耿炳文本身也是一位善于防守的战将,因此耿炳文决定以守代攻与朱棣打消耗战 。
耿璿则向父亲耿炳文提议,建议一面固守河北打消耗战,一面伺机分兵直捣黄龙,攻破朱棣的老巢北京,这个战略比较犀利,耿炳文也甚为赞同,正当耿氏父子二人准备分兵攻打北京时 , 远在南京的朱允炆却认为耿炳文在真定之战中战败,是他年老不堪重用 , 于是朱允炆派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之子“建文战神”李景隆为大将军替换了耿氏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