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二十出头感悟到了人生真谛,写下一诗,至今仍然让人拍案叫绝( 二 )


|苏轼二十出头感悟到了人生真谛,写下一诗,至今仍然让人拍案叫绝
本文图片

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 , 苏轼的这两句诗 , 是化用了《景德传灯录》中的一段话 , “雁过长空 , 影沉寒水 , 雁无遗迹之意 , 水无留影之心” , 佛家有生老病死、无常空有等概念 , 苏轼说“鸿飞那复计东西” , 确实颇有禅意 , 从哪来到哪去 , 在佛家看来 , 都是虚空 , 偶尔留下的指爪 , 也如踏在雪泥之上 , 一旦雪消泥干 , 一切便荡然无存 , 因此也显得不够真实 , 只有难以停留、漂泊无依 , 才是人生的常态 。
我们常常嘲笑古人 , 一生的时间 , 许多都花费在了路上 。 今日科技之发达 , 高铁、飞机 , 朝发夕至 , 即便不在湍急的长江水上 , 也能够“千里江陵一日还” , 可是 , 我们只是缩短了在路上的时间 , 人生漂泊流动的常态 , 依然没有改变 , 甚至变得更快、更多 。 “泥上偶然留指爪 , 鸿飞那复计东西” , 竟成了千百年来颠不破的“铁律” 。 有感于此 , 或许 , 我们应该暂停一下人生 , 认真想一想 , 自己的人生 , 究竟“知何似”?
|苏轼二十出头感悟到了人生真谛,写下一诗,至今仍然让人拍案叫绝
本文图片

我们回到苏轼的诗中 。 他在颈联中写道“老僧已死成新塔 , 坏壁无由见旧题” , 对弟弟的疑问回答完毕后 , 诗人回忆起了往事 , 但这往事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 就在五年之前 , 苏轼父子三人 , 赴京赶考 , 在此受到老僧奉闲的殷勤接待 , 他们赋诗留壁 , 俨如昨日 , 可是现在 , 僧人已死 , 只有新建的佛塔赫然在目 , 曾经题诗的墙壁也早已剥落 。 “无由”者 , 是没有办法、没有途径、无所依凭 , 人生的无奈 , 是多么让人力不从心啊!
说到这里 , 苏轼也变得感怀起来 , 所以只好把这破不掉的无奈 , 变成一句温暖的勉励 , “往日崎岖还记否 , 路长人困蹇驴嘶” , 曾经赴京赶考的那些崎岖挫折 , 还记得吗?路很长 , 人很疲倦 , 那头跛脚的黑驴总是嘶鸣不已 。 可这些崎岖的日子 , 都已经走过来了 , 现在再回首看时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父子三人一起克服困难、相互勉励的温暖 , 却常在心中 , 这或许是对人生的一种奖励吧 。 往日走过的崎岖 , 似乎不仅仅只是真实走过的路 , 更是人生之路吧!
苏轼这首诗 , 以“雪泥鸿爪”的精妙比喻 , “老僧新塔”的无限惆怅 , “路长人困”的温暖勉励 , 诉说着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 可奇怪的是 , 这首诗却是写于苏轼功名日盛、春风得意之时 , 初读起来 , 给人一种老气横秋的感觉 , 仿佛写下这首诗的 , 是一位历经人生风雨的智慧老翁 , 谁能想到是一位二十出头、科举成功的少年英杰呢?
|苏轼二十出头感悟到了人生真谛,写下一诗,至今仍然让人拍案叫绝
本文图片

或许 , 这就是苏轼天才超群的原因 , 他在不需要担忧前途的年纪 , 便看透了人生的真谛 , 而之后的一切 , 就是在不断实践着“鸿飞那复计东西”的旅途 , 尤其是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 , 苏轼实践上的感悟更深 , 所以 , 他才能写下“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的诗句吧!
【|苏轼二十出头感悟到了人生真谛,写下一诗,至今仍然让人拍案叫绝】可以说 , 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 并非只是兄弟俩唱和的“家书” , 更是苏轼对人生体验的总结 , 这总结直入人心 , 每一个走在路上的旅人 , 都无法逃脱 , 可我们应该知道 , 即便人生是由一刻不歇的劳碌组成 , 但在路上往往总有一些“往日崎岖曾记否”的温暖 , 让人铭记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