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后期赵国是唯一和秦国硬刚的 赵国为何会一败涂地( 二 )


但是上党郡守却不愿意投降秦国,后来韩王派遣的大臣冯亭也不愿意将上党献给秦国 , 于是乎私自和赵国联系 , 意图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赵王欣然接受 , 派遣平原君率领五万大军前去接受上党 。
秦国自然愿意看着上党郡落入赵国的手中 , 于是派遣大将进攻上党,上党守军不能抵挡大部分地区被秦国军队所占领,赵王急忙派遣二十万大军前去救援,但是在正面交锋当中赵军频繁失利,廉颇便改变战术,退守长平地区,构筑防御军事阻挡住秦国的攻势 。
秦国进攻数月无果,后勤压力极大 , 为了扭转不利的局势派人到邯郸散播谣言,称秦国最害怕的将领就是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年轻气盛的赵王本来就对廉颇的作战方式感到不满,最后力排众议让赵括代替了廉颇成为赵国军队统帅,不料这正中秦国的下怀 。
赵括一改之前的作战方式,主动出击秦军,白起故意示弱 , 引诱赵括进入到埋伏,被围困的赵军无法得到应有的援助 。
在被围困了46天之后,赵括在突围的过程当下被秦国军队射杀,最终全体投降秦国,秦国对赵国的40万降卒心有余悸 , 最后白起用计将40万秦军坑杀,一时间"子哭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

战国后期赵国是唯一和秦国硬刚的 赵国为何会一败涂地

文章插图
此后秦国军队趁机进攻赵国都城邯郸,当时天气天寒地冻,伤员遍地,赵兵多弱 , 但是士气高昂,期间赵国的精锐部队经常出城与秦国作战,但是大部分都没能回来 。
虽然赵国联合其他诸侯国最终挫败了秦国,但是经过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 , 赵国的实力迅速地下滑 , 再也没有实力与秦国争霸天下 。
此后东方六国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地抗衡秦国,秦国进入到了快速兼并统一的时代当中 。
战国后期赵国是唯一和秦国硬刚的 赵国为何会一败涂地

文章插图
三:赵国为何在后期一败涂地
首先赵国在与秦国的作战当中一败涂地的原因在于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上的差异,秦国占据了肥沃的关中地区 ,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地,张仪就曾经这样夸赞称"田肥美,民殷富,战场万乘,沃野千里,积蓄多饶" 。
同时秦国还拥有函谷关等一众天险地带,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即使秦国不对外攻伐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而赵国则不同赵国东临齐国,南接韩魏,北门还有两个少数民族政权虎视眈眈,西方就是强敌秦国,算得上是四面皆敌,虽然秦国是赵国最大的敌人,但是赵国无法用全力对付赵国,在一次次战争当中被削弱 。
战国后期赵国是唯一和秦国硬刚的 赵国为何会一败涂地

文章插图
其次从总体上来看赵国的综合国力不如秦国 , 在对秦作战当中没有优势 。
以长平之战为例 , 之所以用赵括代替廉颇成为赵军的统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赵国的后勤压力极大,赵王希望速战速决 , 同时在国家改革领域,秦国也更加彻底,"有军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贵",秦国士兵的战斗欲望远比赵国要高 。
从战争的多方面来分析,赵都不如秦,在诸多劣势之下,赵国在战场上自然对秦作战节节败退,日益衰弱 。
最后从两个国家的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也是差别巨大,特别是在战国后期,秦国的君王如秦昭王等 , 皆是虎狼之君,用鲸吞天下之志 。
战国后期赵国是唯一和秦国硬刚的 赵国为何会一败涂地

文章插图
而反观赵国,自从赵武灵王去世之后 , 赵国的君王虽然谈不上有多昏庸,但是顶多就是守成之主,缺乏赵武灵王这类君王的改革和进取意识 。焦距到某一个历史事件之时,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 上党郡的争夺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