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四 )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文章插图
《默记》里的记载与《宋史》里宋太宗对李煜"宽宥"的做法截然不同,因此我怀疑此中记载的真实性 。我认为,从《宋史》里宋太祖和宋太宗对李煜的怀柔态度上看,赵光义不会这么小心眼,因为一句话或是一首词就把李煜杀掉 , 否则,他为何在李煜死后竟然"辍朝三日",他是在做给别人看吗?我想没有这个必要 。
另外,李煜也不应该死于七月初七日七夕节 。《宋史·本纪·卷四》里记载了当年七月乙酉日至八月癸丑日所发生的事情:
秋七月乙酉 , 大雨震电 , 西窑务藁聚焚 。壬辰,右千牛卫上将军李煜卒,追封吴王 。戊戌,金乡县民李光袭十世同居 , 诏旌其门 。庚戌 ,  改明德门为丹凤门 。壬子,中书令史李知古坐受赇擅改刑部所定法 , 杖杀之 。八月癸丑,幸南造船务,遂幸玉津园宴射 。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李煜死的那天是秋七月壬辰日 。按干支纪日法,七月"壬子"日和八月"癸丑"日两天是相连的,也就是说壬子日是七月三十,而癸丑日则是八月初一 。如此往上推算,壬辰日应该是七月初十才对 。结果显示,李煜死于七月初十,并不是七月初七 。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 , 也不是七月初七他生日那天所作 , 因为那一天是不会有皓月当空的 。李煜降宋后的大部分词作都是借景抒发愁怨,由景而情,由情而怨 。对月伤怀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境 , 因此他不可能在这一天写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词句 。
这首词应该写于春天的月圆之夜,由"春花"开始,至"春水"结束,中间还有一个经常被用于指代春风的"东风"二字 。至于开头的"秋月"则产生于"春花"的联想,二者合起来实际上说的就是"春秋",用以指代他亡国后在汴京生活的几年岁月 。
在他生日那天让歌妓咏唱他以前写下的《虞美人》,我想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吧 。
而李煜最终则可能是死于自杀 , 时间是他生日后的第三天,大宋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初十日 。
第一,亡国的屈辱和恨一直是他心中难以消除的永远的痛;
第二,国家亡了,他心爱的女人小周后,那个曾经"刬(chǎn)祙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和他幽会的女人,此时已被赵光义霸占,并被封为"郑国夫人" 。古语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可是李煜报不了仇,也雪不了恨,他心中所承载的是锥心之痛 , 这样煎熬下去,生不如死;
第三,他自知和徐铉会面时所说的话会给他带来生命的危险,这是一个死亡的推手!
李煜真的是因为《虞美人》被毒杀的吗?他的死因或许与此无关

文章插图
5、结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 一晌贪欢 。
独自莫凭栏,江山无限,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 天上人间 。
时令虽已春意阑珊,窗外的潺潺细雨却太惹人愁思 。纵有罗衾,也难以阻挡这春夜微寒 。这寒是来自于心底 , 让人冷得透彻而清醒 。一个“客”字,写出了此身所处之地并非自己的家国,而这种感觉只有在梦中才暂时被忘掉 。在这种尴尬境地中只有强颜欢笑,只有虚伪的一晌之欢 。
往昔常凭栏,南唐盛景 , 江山无限 。如今再凭栏,江山仍无限,只是家国已远亦已变,梦里几度回南唐,醒时却不见 。罢罢罢 , 让这恼人的愁怨随残红飘落,随春水流去吧,何论在天上,还是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