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来看,他对实际利益的谋求是非常之深的 。也就是说,国家需要什么纵横家就会规划什么,但是这样的谋求并不一定与国家的成员利益相符相成,比如说韩国的申不害 , 虽然申不害是法家人士 , 但是部分历史学家在研究的过程中都会认为其拥有一点纵横家的性质 。
因为他的变法就不具备着长远的目光,而是以君主的实际需求为准的 , 这让申不害在为韩国制定法令的时候过分的考虑韩昭侯的思想,这也就让法令完全变成了君主的附属品 。
可是只考虑君主的喜好,考虑君主的需求,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国家发展的真正需求,这也是申不害于商鞅最大的区别 。
商鞅完全是建立在国家的需求之上的 , 所以后来才会触怒贵族 , 才会招致杀身之祸 。当然,如果纵横家能够与君主的观念相一致,也可能会有惊人的效果,比如张仪与秦惠文王的配合,范雎与秦昭襄王的配合,都是堪称顶级的 。
但这也会造成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有利害纷争才有纵横家的市场 。
文章插图
三、有纷争才有生存
我们从上述的学派性质来看,纵横家是以一个国家切实的政治需求为目标出发,然后在各大势力之间进行穿梭,通过对政治需求的达成来对对手进行迷惑,或者是对自己的国家进行利益收割,这就是纵横学派对于谋略的体现 。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形式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在各大势力相互角逐的时候,如此才有进行谋略的基础条件 , 才有穿梭于各国不断更改利害关系而带来的收益 , 这也是为什么纵横家在战国时代非常盛行的原因 。
因为战国时代是七大诸侯国共同角逐的战?。蘼凼钦秸埠? ,还是邦交也好,牵扯的利害关系都是巨大,这就给谋略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场所 , 也让纵横家有了牵动局势和时代格局的舞台 。
但是在大一统的王朝建立之后,整个中原地区只有一个统一的王朝或者国家,这让纵横家的谋略很难试用,无法在各大势力当中进行游走,也就无法体现出谋略的价值,无法通过口才或者是权术进行利益获?。?也就失去了君主对他们的兴趣,如此一来,自然会有发展上的不稳定 。
甚至 , 不仅是在大一统王朝建立之后纵横家会失去市场,在利害关系并不错综复杂的年代 , 纵横家也很少有市场 。
文章插图
比如说秦朝末年,在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和项羽的分就非常的激烈,而刘邦麾下的韩信则是邦奇出奇制胜的一个关键,韩信的军事才能也是得到了众人的认同的,再加上刘邦曾经只是一个市井混混,这就让某些纵横家看到了市场 。
曾经就有一个名为蒯通的人去游说过韩信 , 差一点就让楚汉相争变成三国演义 , 但是蒯通最终并没能成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天下纷争其实并不混乱,虽然激烈但却不复杂 。
以刘邦为首的势力和以项羽为首的势力是天下人在潜意识当中的君王选择,当此之时,如果韩信真的反叛 , 他不一定能够获得天下人的承认,甚至也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
所以纵横家其实只有在利害纷争相当复杂的年代才会有一席之地,而真正符合条件的或许只有春秋战国 。
因为那时不仅有复杂的利害关系 , 国家也没有完全成型,大家是天下共主之下的绝对势力,与后来三国或者是五代十国的时代性质还不相同,所以纵横家在后世很少有发挥的空间 。
- 汉末三国时期,为什么颍川郡名人辈出?
- 秦献公到秦始皇时期 秦国为何都没有出现一个昏君
- 三国高顺的实力到底有多厉害?
- 三国时期著名的"草包"都有谁?
- 兵家至圣孙武是如何练兵的?
- 三国争霸时期,是哪国负责守卫边关的呢?
- 三国时期出身最好的人,为什么没能夺得天下?
- 三国时期华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孙权晚年时期的性情为什么会大变?只因太子孙登死了
- 战国时期的西周国和东周国 东周国与西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