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不是孙膑首创的 孙膑最后达到目的了吗( 二 )


就是说,当初设想的逼迫魏军解围回师、保全赵国的战略目的并没有实现 。也许是赵国实在抵挡不?。岢植幌氯チ?。但无论如何,围魏是做到了,打败魏军也做到了 。只是,救赵嘛?似乎计划落空了 。但也许当初在孙膑设计之初,就希望魏、赵对拼,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才好,这对齐国并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是最大的收益,打了一场胜仗,同时削弱两个国家,还落下个仁义的名声 。真的是有名有利,名利双收,一箭双雕 。
如果从孙膑对田忌的分析、判断上来看,他的计策的确只实现了一半 。而且,这个桂陵现在看起来也有点麻烦,因为现在有两个桂陵,一直以来就存有争议,一个是在今天山东菏泽东北 , 一个是在今天河南长垣西北 , 都说自己是桂陵之战的古战场 。现在如果有哪位军事爱好者想在地图上画一条魏、齐两军的行军穿插曲线图 , 还是有点让他伤脑筋的 。
因为“围魏救赵”战法的核心是“救赵”,赵国都城邯郸都被魏军给攻破了,这个计策还怎么叫得响?但不管怎么说,好在有桂陵的胜利给孙膑挽回了面子 。否则 , 这个计策就不可能作为一个兵家智谋典范流传下来了 。

围魏救赵是不是孙膑首创的 孙膑最后达到目的了吗

文章插图
其实,早在孙膑“发明”“围魏救赵”这一计策之前,春秋时期晋文公就使用过这一招,时间还提前了将近三百年 。
公元前636年,楚国发兵进攻宋国 。晋文公接到宋国求援后,出兵前去解围 。根据战场态势,晋文公决定此次作战的行动计划是:避开楚军锋芒 , 不在宋国与之决战,而是先去攻击曹、卫两个小国 。
因为曹、卫两国和楚国交好,是楚国的小兄弟和盟友 。要是攻打他们,楚国一定要出兵相救 。当时应该说是叫“调虎离山”之计 , 这也应该是“围魏救赵”的雏形,哦,准确地说,应该叫“围曹、卫救宋” 。
这一方案,既可引诱楚师北上 , 又可以逸待劳 。所以,这一又增加“退避三舍”成语的一战,晋文公打败楚国,成为新的“春秋五霸”之一 。
围魏救赵是不是孙膑首创的 孙膑最后达到目的了吗

文章插图
因为《左转》只是记录了这一次战斗而没有总结、发明出一个可供后世借鉴、学习的谋略名词 , 所以,“围魏救赵”的美名就落到了孙膑的头上 。
其实,“围魏救赵”这个词语出现的很晚,最早是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之中 。而且 , 在明末清初人编写的战争故事书《三十六计》中,才正式确定有“围魏救赵”这一计的 。
最终,“围魏救赵”的发明家这一光荣称号 , 就落在了孙膑同学的头上 。
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经验:你只会低头拉车、埋头做事不行;你得会抬头看路、得会宣传、拔高、要会起一个吸引人眼球的名词 , 切记:“标题党”可不行 。就像现在,很多“创新型”的企业拥有创新型的名词和标志,其实有很多都是前人、别人早已经做过的东西,经过“改良”、完善,再来个“新瓶装老酒”,“创新型”的标签就贴在他身上了,关键点是瓶子要新、要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