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隋文帝
3、输高句丽
在历史上,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 那就是强大的国家与弱小的国家之间进行军事对抗 , 但强大的国家却与失败告终,弱小的国家却取得最终的胜利 , 这听起来虽然匪夷所思,但却真实的存在于历史的事实中,例如隋朝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就是这样 。在公元597年,也就是隋朝建立的10多年之后,高句丽这片土地上 , 出现了一位非常有野心的王,这就是平阳王 。为什么说这位王非常有野心?那是因为他做了一件他的现任们都没有而且不敢去做的事情,那就是攻打东部的大国 , 也就是隋朝 , 这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举动 , 要了解无论是从财力还是人力来说,高句丽和隋朝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如果说是突厥与隋朝之间,至少在大军战斗力上还是可以一比高下的,但是高句丽与隋朝之间,其实力悬殊之大,堪称天上与地下 。
文章插图
▲出征
公元597年,高句丽平阳王攻打隋朝的辽西地区,当时隋朝的皇帝是隋炀帝,了解历史的朋友都会了解,隋炀帝同样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虽然在人们心中他是一位暴君,但不得不承认 , 隋炀帝的政治野心也是十分之强的 。面对来自高句丽的入侵,隋炀帝决定,出兵讨伐高句丽 , 于是在公元598年,隋炀帝杨广为隋朝准备了30万大军,由水陆两路出发 , 进攻高句丽,但是在大军出发过程中,受到了海风的侵袭,并且在行军过程中发生了瘟疫 , 这就直接导致军心涣散,并且行军途中缺少粮草,这一系列原因直接导致这一次出征失败,而这一次失败也正是进一步的增长了高句丽士兵的士气 。
文章插图
▲高句丽
于是在几年之后 , 隋炀帝杨广便决定再次东征高句丽,为了吸取上一次失败的教训,隋炀帝为这一次出征做了充足的后勤补给供应 。比如为了吸取上一次受海风侵扰的问题,这一次,隋炀帝特意命令工匠为本次出征打造了300艘战船,与此同时 , 他也备足粮草,并且为士兵分发路上对抗瘟疫的各种药品等等,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的增加了士兵的人数,人数竟然达到了110多万,可见隋炀帝多么需要一场战争,来证明自己 。尽管做了这样充足的准备 , 隋炀帝最终还是失败 。但这并不是他最后一次失败 , 几年之后,隋炀帝决定改变战略战术,决定用修浮桥的方法对高句丽人发起进攻,这一次,隋炀帝做了比前两次更充分的准备,但最终,尽管大隋士兵十分英勇,大隋的将领也个个身先士卒 , 但是,由于高句丽在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前两次获胜 , 增加了高句丽的士兵的士气,更加之,两次作战已经让高句丽士兵十分了解隋朝的战略战术,第三次隋朝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仍然以隋朝失败而告终 。到此为止 , 隋朝与高句丽之间的战争以大败为终结 。
文章插图
▲隋炀帝
总结
在隋朝与高句丽之间的对比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隋朝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国,而高句丽也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国 , 但就是这样大国对小国的战争,竟然以大国的三连败为终结,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既然隋朝能够打败比高句丽人更强的突厥人 , 那为什么就无法打败高句丽人呢?首先,这是因为由自古以来中原对外作战的典型性决定的,一般,中原的君主们都不愿意向东进军,因为从中原的版图看来,向东无非就是大海,在那个科学技术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年代 , 大军所能造出的战船,其航海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出于这样的原因,中原王朝的历代君主们并不对东部的敌人感兴趣 。
- 杨坚作为隋朝开国皇帝 杨坚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 李世民能够接纳对手的精兵良将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杀单雄信
- 李显当初胆小怕事 李显为什么敢和大臣发动政变
- 朱温当初参加起义军造反 朱温为什么要投降唐朝
- 当初的蒙古铁骑可以说天下无敌 朱元璋为何还能推翻元朝
- 思念一个人却不能联系 后悔当初不知道珍惜
- 白沟河之战中,朱棣为何能够反败为胜呢?
- 什么是成交价和评估价?
- 刘邦和项羽当初结拜成为兄弟 两人最后为何反目成仇
- 项羽当初俘虏过吕雉 吕雉有没有被项羽强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