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 )


按照惯例翰林院负责大行皇后的有关册文的撰写,当时交给乾隆帝的册文当下既然将皇后写成了皇太后,按照以往的惯例,这原本并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改过来就行了,但是乾隆帝却因此大发雷霆 。
将掌管翰林院的学士阿克敦革职查办,交给刑部治罪 , 最后刑部给阿克敦定了一个绞监候,乾隆帝十分的不满,认为刑部的官员有偏袒的嫌疑 , 于是乎将刑部的大小官员统统革职查办,当时的吏部侍郎等人也因此受到的牵连 。

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章插图
乾隆帝不仅仅只是针对朝廷的官员,而是针对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孝贤皇后的葬礼之上,乾隆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因为表现得不够忧伤而被乾隆帝痛斥 。
乾隆的大儿子和三儿子并不是孝贤皇后所生,和皇后的感情也不深厚,参加葬礼只不过是走走形式罢了,不仅仅是这两位皇子,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这种心态 。
但是这种表现在乾隆帝的眼里就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乾隆帝痛斥二人"不忠不孝 , 枉为人子",直接就宣判这两位皇子从此之后再无缘皇位 。
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章插图
对于这两位皇子来说不仅仅是无妄之灾,更是灭顶之灾,正当众大臣以为乾隆帝在处理了两位皇子和一众大臣之后,就此平息,不料这才是刚刚开始 。
乾隆帝给予了孝贤皇后极高的葬礼规格,对此十分的重视,当时的工部官员因为皇后的册宝封面做得不够精美,认为这些官员是对孝贤皇后的不敬 , 勃然大怒之下将工部尚书等一众官员统统革职查办,交给有司问罪 。
在刑部、工部和吏部之后,礼部也没有逃脱乾隆帝的怒火,在礼部主持孝贤皇后的祭祀典礼当中 , 因为贡桌子清理的不够干净,乾隆帝直接将礼部上下所有的官员全部降职处理,礼部尚书更是被一撸到底,贬为庶民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
按照惯例在皇后去世的时候是不允许剃发的 , 但是在此前的历史当中 , 这项制度并没有完全被落实比如在雍正皇帝去世的时候,不少的官员就在百日之内剃发,并没有受到处罚 。但是这一次却完全不同,乾隆帝特别重视这项规定 , 要求所有的臣民都必须遵守这项规定 。
但是并没有引起大臣的足够重视,乾隆帝也丝毫不留情,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建、湖广总督两位封疆大吏就因为在这白天之内剃发过,直接被乾隆帝赐死,湖南巡抚、湖北巡抚等一众巡抚也因此丢了官职 。
从这个角度来看,乾隆十三年确实是清朝历史上最严苛的一年 , 因为一点小事就可能丢了官职性命 那么乾隆帝如此严苛的背后有何用意呢?
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章插图
三:严苛背后的深意
乾隆十三年严苛的背后是乾隆帝从严治理的转变,乾隆帝在继位之初是比较反对雍正朝简单残暴的治理风格的,在上台之后 , 乾隆帝采取宽和的治理方针 。
但是随着乾隆帝治理的放松,各地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却大大上升,原本在雍正事情开始转好的官场生态再一次恶化 , 百官懈怠之风愈演愈烈 。
乾隆帝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经过十三年的实际治理国家的经验积累之后,乾隆帝意识到一个合格的帝王不能一味的无限的讲求宽容 。
乾隆十三年是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那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章插图
特别是在封建专制的政体当中,臣子不可能像皇帝一样对国事上心 , 而自己有需要依靠这些人来治理国家,从严治理成为乾隆帝不得不选择的一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