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起兵之初,或许是吴三桂蓄谋已久,亦是清帝康熙年少缺乏经验,导致清廷准备不足,而吴三桂蓄势待发,宛如猛虎,虎啸山林 。仅仅数月,吴三桂便一举攻克了贵州和湖南等地区,在长江与荆州的清军隔江而望 。此外,他更是派遣大将,成功的拿下了川蜀之地 。与此同时,三藩的另外两王靖南王和平南王也纷纷响应 , 分别在福建和广东发兵声援 。尤其是靖南王,其兵锋势如破竹 , 更是打入了江南两浙和江西东部,差一点就饮马长江 。
除此之外,因为清朝在中原统治时间不长,地方统治方式对待汉人残暴 , 百姓都仍就怀念着明朝 。而汉家的有志之士更是纷纷揭竿而起,地方汉家州长,总兵也纷纷响应,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来尊吴三桂为大将军 。更有甚者连台湾的郑家都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准备带领台湾大明之兵,反清复明 。
划江而治,延误战机
因此,当时中原之地,尤其是长江以南的形式一片大好 。清廷的统治力甚至几乎要脱离南方诸省 , 而且清廷准备不足 , 防线空漏,地方人心叵测,难以一时间抵御吴三桂以及诸多反清复明的起义军 。而这时吴三桂的众多将军谋士纷纷请战,有的希望在荆州集结兵力,一鼓作气与荆州清军决战,直接打过长江直逼京师 , 将满清赶出关内 。有的希望吴三桂能够效仿当年的汉高祖刘邦 , 汉昭烈帝刘玄德,去从西川之地 , 出兵攻取汉中,进而出兵关中,占据长安,立于不败之地 , 积攒实力,待天下有变,夺取天下 。
文章插图
而吴三桂最倚重的谋士,则指出可以沿着长江,顺流而下 , 先攻取江西,与靖南王会师合兵,再攻取江南诸州,拿下南京,切断清王朝的粮道命脉,据江而守,以待天时,北伐中原 , 反清复明 。这些方案在当时无疑都是极好的,都是的的确确有可能帮助吴三桂推翻清朝 , 一统天下的 。这时候,或许就有朋友要问我了,哎不对?。?你明明说吴三桂做错了 , 失败了?。墒俏铱凑庑┓桨付际怯锌尚行缘陌?
这些方案确实没错,但是可惜,吴三桂却全部都并未采取,而且仅仅聚兵于荆州对岸,按兵不动长达三个月 。没错 , 就是三个月,正所谓兵贵神速,一鼓作气 , 而这也就给了清王朝机会 。那这三个月吴三桂在干嘛呢?这也就是吴三桂所做错的决定 。他居然放弃了大好优势,去跟康熙谈人生!谈什么人生?吴三桂居然打着和清王朝议和,想要同清王朝划江而治 , 并且让清王朝放回吴三桂的质子 。
文章插图
可笑,他一个五十岁的糟老头居然想和康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讲人生 。康熙根本就不理会他,跟着他拖延时间,待一切都筹备好后,杀掉了吴三桂的质子和孙子 。事已至此,大好形势全无,清朝也准备恰当,而义军内部却开始分崩离析 。最终,被清王朝一一消灭 。
【吴三桂当初差一点就击败康熙 吴三桂最后为何还会失败】结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都能听到一句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放在吴三桂身上,可以说是非常的贴切 。吴三桂放任大好的机会白白流失 , 任由清王朝准备力量,而不是在清王朝来不急准备的时候,直接给予致命一击,可谓是遗憾终身,更是遗憾千古 。最后我想问一下各位读者朋友,如果你是吴三桂 , 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 和珅当初拥有20多件黄马褂 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特权存在
- 康熙当初只是一个不得宠庶子 顺治为何不传位给其他儿子
- 和初恋二婚能幸福吗 她说她想念当初的我
- 隋朝当初能够打败突厥 隋朝为何打不过高句丽
- 李显当初胆小怕事 李显为什么敢和大臣发动政变
- 朱温当初参加起义军造反 朱温为什么要投降唐朝
- 当初的蒙古铁骑可以说天下无敌 朱元璋为何还能推翻元朝
- 思念一个人却不能联系 后悔当初不知道珍惜
- 刘邦和项羽当初结拜成为兄弟 两人最后为何反目成仇
- 项羽当初俘虏过吕雉 吕雉有没有被项羽强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