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晋文公尽了犬马之劳的介子推,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二 )


他这话一出,立刻让狐偃等眼泪还没擦干的人立即愣在原地,内心那个尴尬啊,心中一万匹草尼马呼啸而过 。

为晋文公尽了犬马之劳的介子推,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文章插图
其二、介子推是假清高
在史书上记载了一段介子推与其母亲在家里的私密对话,我要问的是,你和你娘在家里的私下对话怎么跑到史书上 , 让天下人都知道了呢,不是你有意传播出来,谁又知道呢?
况且 , 你那一段自我美化的言论把晋文公置于何地 , 难道是以晋文公的忘恩负义来成就你的美名?
更过分的是 , 你居然让你的邻居写一封信挂在城墙上,故意让全天下人知道,晋文公是不仁不义,而你介子推是清高廉洁,重情重义的有功之臣 。你是不是想让全天下的人来唾骂晋文公 , 顺便来赞美你的高洁?
为晋文公尽了犬马之劳的介子推,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文章插图
我看介子推真的是一个表演高手 , 善于利用一些事件来炒作自己 。
如果晋文公当初晓得你是这么一个人 , 他是断然不会品尝你的肉汤 。更何况齐桓公刚刚死去 , 他的大臣易牙把自己孩子杀了也熬了一锅肉汤来取得齐桓公的信任 , 最后却发动叛乱,齐桓公的尸体躺在卧室67天,尸虫满地 。晋文公难道不会想起齐桓公的前车之鉴吗?
三、晋文公的首要目的是要称霸
其实,晋文公心里跟明镜似的,也许并不是遗忘了介子推的封赏,而是有意为之 。
晋文公接手晋国内政,面临的是内忧外患 , 想到的是如何平息反对势力的的怨气,他连曾经三番五次追杀他的勃鞮都封了官,可见他的宽宏大量 。当然他封赏勃鞮也有他的政治考量 , 在反对势力看来 , 晋文公连他最恨的人也封赏,那其他其他反对势力就可以安心了 。
而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也是很有章法,有一个叫壶叔的人向他要封赏,而晋文公狠狠的把他教育了一番,国家的封赏是分三个等级,不是谁想要就给谁 。
可见晋文公不是见人就赏,他的施政策略是有章可循,而介子推都不在这三类人当中,可见他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 。
另外,晋文公不可能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他作为一国之君 , 首要的事情是称霸,这种封赏他人的小事情肯定是交给赵衰等公卿去处理 。
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那些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同僚都不曾为他发一言,可见介子推的人缘之差 , 到了何种地步 。
为晋文公尽了犬马之劳的介子推,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文章插图
最后的话
当晋文公出于压力去绵山寻找介子推未果时,有一个随从向他建议用烧山把介子推逼出来,文公居然答应了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放火烧山是要出人命的,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答案只有一个 , 文公是故意为之,放任介子推被大火烧死 。可见他对介子推的怨恨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
作为一国之君,当前最大的精力是让晋国称霸,实现自己的理想 , 而不是被一个臣子要挟,跑到一个深山来天天找他,还要背负忘恩负义,不仁不义的骂名 。
所以 , 介子推的死是必然的,他是自己一步一步把自己作死 。
当然 , 作为君王的晋文公不得不把后面的戏给演完,他找到介子推被烧焦的尸体,流下了自己的眼泪,还不忘砍下他旁边柳树 , 回去做了一双木屐,对着自己的鞋称“足下” 。
【为晋文公尽了犬马之劳的介子推,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