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58岁回乡为父母迁坟万人痛哭引皇帝不悦被软禁后跌倒圆寂( 六 )


文章插图
玄奘故里介绍牌(典型的故事会风格 , 不太符合史实)
13岁跟随哥哥长捷法师出家,16岁离开洛阳参学游方,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后名动天下 。公元627年,28岁的玄奘离开长安,开始了自己万里孤征的取经之路 。横越玉门关后,他经历九死一生抵达那烂陀寺,此后又在全印周游5年 , 直到46岁那年才回到长安 。
孤蓬万里,18年的时光悄然逝去,昔日英姿勃发的青年人,眉目中已然满是风霜 。
可回国之后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数次政治沉浮中,这位虔诚又坚毅的僧侣,看惯了太多人的生死荣辱 。纵使昔日涉遍流沙、尘土满面,也从未有过今日这般的难言心酸,江湖之远、庙堂之高,哪里有什么如如不动的净土呢?
此时此地、此境此身 , 怎不叫人泪流满面?娑婆众生、颠倒愚痴 , 谁人能识本来面目?如此种种,叫人感怀非常 。
行文到此 , 庵主为玄奘三藏深感“意难平” , 但也只能无可奈何 。等待他的并非是帝王的迎接 , 而是冰冷的幽禁与无情的病痛 。
玄奘三藏回乡的动静闹得太大了,连李治和武则天都被惊动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和尚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引得围观的万人痛哭流涕 。玄奘回宫后,明显感受到了皇帝与皇后的冷落,他也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又提了一遍当年的请求 。

玄奘58岁回乡为父母迁坟万人痛哭引皇帝不悦被软禁后跌倒圆寂

文章插图
“我想到少林寺去译经 。”
“少林寺过于幽静 , 不适合大师您养?。故前岬轿髅魉氯グ?。”
就这样,玄奘三藏在显庆三年(658)二月回到了慈恩寺,不久后被夺取慈恩寺寺主职位 , 搬到了新建的西明寺译经 。当时西明寺的住持是道宣大师,就是写《续高僧传》的那位,他是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比较遗憾的是,道宣既不接受玄奘带回的唯识学 , 也没有公开反对过(两人不和) 。
玄奘三藏在西明寺住了一年多,其中的细节就不多讲了,总之,他在显庆四年(659)十月搬到了玉华宫 。当然,搬到玉华宫是玄奘主动提出来的 , 他彻底放弃了慈恩寺“上座”的身份 。
此事正中李治下怀,偏远的玉华宫是他做太子时的住所,仍旧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 。
这一年玄奘刚好60岁,他来到玉华宫(即玉华寺)后不分昼夜地译经,完成了《成唯识论》和《大般若经》两部重要经典的翻译工作 。玉华寺外有重兵把守,高宗美其名曰“护卫”,但不得其他人出入其中 。实际上,就是将玄奘以及其弟子软禁其中 。
不过玄奘已经不在乎这些了,他将自己最后的精力奉献给了译经事业,直到跌倒后圆寂 。
玄奘58岁回乡为父母迁坟万人痛哭引皇帝不悦被软禁后跌倒圆寂

文章插图
麟德元年(664)正月初三,65岁的玄奘法师翻译《大宝积经》 , 仅译出四行后就体力不支绝笔 。此后便一直精神不振,正月初九那天法师越过水沟时跌倒,随后便召集弟子,郑重地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
“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 , 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 , 勿辞劳苦 。”
他说,自己一辈子都想去少林寺图个清静,结果一直没能如愿 。因此在荼毗后,希望简单地葬在僻静之处 , 切记要远离皇宫官府等地方 。
跌倒后的玄奘法师,再也没能站起来,一直病卧在床上 。弟子们便有所动摇 , 怀疑他的译经是不是有问题,开始旁敲侧击地询问其果位 。玄奘对此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自己快要圆寂了 , 梦到成千上万的人来迎接自己,眼前出现了巨大的白色莲花,耳边响起从未听闻的仙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