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最后一次伐吴是怎么回事?为何无功而返?( 二 )


由于受到太阳活动的减弱等一系列复杂原因的综合影响,自东汉开国到西晋末年,整个世界的温度大约降了1.5摄氏度左右 。

曹丕最后一次伐吴是怎么回事?为何无功而返?

文章插图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南方稍好 , 北方的沿海地区则依靠海水的巨大能力调节了沿海的气候与温度 。
但是内陆草原的降温就十分可怕 。
这也就导致草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因此变得更加的困难 。
下面是整个小冰期时代的草原崩溃链条:
1、温度降低首先会使得草原上的冻土、冻冰增多,水蒸气大量减少 。
2、然后就是降雨量减少 。
3、降雨量减少和温度降低又将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存活 。
4、植物的减少随后进一步加剧了降水量的减少 。
5、随后就是旱灾 。
6、草与水继续灾难式减少 。
7、牛这种耗水量大的动物养起来就费劲了 , 马这种耗草量巨大的动物养起来就更费劲了 。
缺乏牛和羊,草原民族就无法再生存下去,只能往南面去和汉人拼命了 。
【曹丕最后一次伐吴是怎么回事?为何无功而返?】即便三国互相征战,但魏国仍然有实力碾压各种北方蛮族,曹家说五胡乱华这口锅我们可不背,那是司马家对全体汉人的亏欠!
使汉人免遭蛮族铁骑的碾踏 , 这点要向曹家致敬!
尽管大军主力已经抵达前线,但淮河这么一结冰,后勤补给能力必将大受影响 。
精心准备的船队却不能入江作战,曹丕只能感叹“嗟呼!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中渎水虽然靠近大海,没有结冰,但是如蒋济所料,入冬之后水道窄浅,船队的先头部队行至津湖就走不动了 。
从长江口到津湖邗沟水道将近三百里路 , 魏军的数千艘船 , 单线排列拥挤不动是很危险的 。
身在中军的曹丕只能早早弃舟登陆 。
这就给了广陵太守是孙韶突袭的机会 。
孙韶是孙家内较为能打的将领,他在广陵镇守多年,十分熟悉当地地形 。
得知魏军水师停滞不前后,孙韶派出部将高寿领五百敢死之士偷偷渡江,寻小路夜袭魏军 , 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曹丕本人 。
曹丕没想到吴军居然敢在魏国本土发动袭击,很受惊吓,虽然吴军未能斩首成功 , 高寿等人还是取了曹丕的车盖而归 。
那堵在邗沟的舰队怎么办?众人议论纷纷,大致有三种意见
1、不派军队驻守,把船留在运河 。
问题是到来年春水一涨,如果吴军顺水而上,就能轻易把船都夺了 。
2、留部分军队屯田驻守
蒋济表示反对,他认为这一带又是大湖又靠近淮河,水势一涨,吴军发动攻击的话,水淹七军就会再度上演!大概率连人带船都没了 。
3、烧毁船只
这是最无奈的选择了,不到万不得已 , 曹丕下不了这个决心,这是魏国积累多年才积攒下的本钱,一仗没打,就毁于自己人手里 , 实在让人痛心!
好在水战专家蒋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具体来说就是在精湖和樊良湖之间开凿几条平行的河道,把原本一字排列的船只,疏导到这些新河道里,然后将樊良湖北端堵住 , 顺势抬高津湖的水位,抢在春水再起之前,就可以将所有的船只顺利驶入淮河(过了冬后,淮河基本就融冰了)
曹丕最后一次伐吴是怎么回事?为何无功而返?

文章插图
曹丕已经被蒋济折服,在蒋济的筹划下 , 魏军水师全部安全撤到淮河 。
只是五年之内,三次南征,寸土未得,曹丕心情郁结,转年就去世了 。
蜀吴夷陵大战时,侍中刘晔劝曹丕:现在天下三分,咱们十有其八 , 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互为联盟才没灭了他们,现在他们自己打起来了,这是天亡他们啊!(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