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当初从魏国前来秦国投奔 秦孝公为什么还重用商鞅( 二 )


或许有人会说,这正说明了秦孝公求贤若渴 , 才会一再给毫无名气的商鞅机会 。
但是大家要明白,秦孝公需要的可不是一个人才,而是一堆人才,他怎么可能把时间全浪费在商鞅身上呢?

商鞅当初从魏国前来秦国投奔 秦孝公为什么还重用商鞅

文章插图
经过秦献公的耕耘之后,秦国已经蕴含着改革的力量,只要有心人轻轻一推 , 变革就要到来 。
商鞅能看到这一点,难道其他人才都看不到吗?不可能 。
永远不要忘记,这世界上谁也不比谁聪明,谁也不比谁傻 。
商鞅或许很聪明,但和商鞅一样聪明 , 或者略逊于商鞅,甚至比他还聪明的人,肯定也是一抓一大把的 。
当这么多人才挤破脑袋都想为秦孝公效力的时候,你说他还有什么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商鞅机会呢?
更何况 , 从后来的变法内容来看,商鞅显然是一个极度理性,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冷血人物 。
这种人很像正在捕猎的蛇 , 对准目标闪电出击,要的就是一击必中,因为 , 为了这一次攻击,他们已经酝酿了太长时间 。
对于商鞅这样的人,你说他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费机会,显然不太可信 。
我个人对于这段历史的看法是 , 商鞅从众多竞争者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秦孝公身边最重要的助手 。
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商鞅的冷静、理性、果决和残忍,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看得秦孝公满眼放光 。
思维能力一流,执行能力一流 , 心性一流 , 手段一流,又是一个在秦国毫无根基的外国人 。
秦国不是要变法吗?不是要重新强大起来吗?正需要类似商鞅这样的人才 。
大家可以扒一下 , 在商鞅之后,什么张仪、公孙衍、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这些秦国的历任宰相,就没有一个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 。
而且,他们的下场都不太好 。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在秦国毫无根基,都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与手腕,获得了国君的信任 。
一旦国君去世,或者对他们不再信任,他们之前得罪过的人就会立刻落井下石,等待他们的结局,自然不会太美好 。
而当这些人落难之后,也曾想过寻求他国庇护,然而却始终得不到庇护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身在外国做孤臣,绝大多数都是这种结局 。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