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治国理念的矛盾 。
其次,就是宋朝文人主政的祖宗之法 , 宋自建国始,直接领兵将帅不得参与军政大计 , 以防止他们利用机会发动政变;而主管军政大计的文官,虽有权调动军队,制订战略决策,却又无一兵一卒 。事情到了岳飞这里就有点不好掌控了 , 当时岳飞几乎掌握了天下大半的兵马,你让朝廷里的士大夫们做何感想,还有,岳飞的性格也是比较骄傲的人,在1134年32岁的岳飞被封为清远军节度使时,他就很骄傲的说像这么年轻能做到节度使的只有太祖和我之类的话 , 这种话岂是轻易可以说出口的,可以肯定的是,岳飞已经受到猜忌,就算宋高宗拿不准岳飞是忠臣还是野心家,但当时朝廷上的士大夫们已经猜疑 。
有一次,宋高宗看到岳飞来的奏章就说,岳飞到底是个忠臣啊 。秦桧马上接着说 , 对,岳飞是忠臣,太祖皇帝当年不也是后周的忠臣吗 。我们就可以想像一下,岳飞掌握了天下兵马,如果他又收复了失地,迎回了二圣的尸骨 , 更何况性格刚正清廉 , 名望又高,那么你不做皇帝谁做?就算你不想 , 保不齐你手下的人也会给你来个黄袍加身 。赵匡胤的故事不就这样发生的吗 。所以,当岳飞被害的时候,士大夫阶层没有替岳飞站出来说话的 。
那你说,如你是赵构,听了秦桧这番话 , 会怎么想呢?这和北宋时文彦博陷害狄青是一模一样的,狄青遭贬黜,他就问宰相文彦博外放原因,文彦博就说:“无他,朝廷疑尔 。”没什么原因 , 朝廷不相信你 。到岳飞被关在大牢里,听到一个狱子跟他说:”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 。故君疑臣则诛,臣疑君则反 。”岳飞听后是悲愤难当,不禁写下“天日昭昭”四个大字,他至死都没明白为何会受猜忌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杀岳飞](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9/2339232304-2.jpg)
文章插图
2.3、性格的矛盾 。
岳飞的性格说好听点是刚正,说不好听就是倔 , 其实倔也不是什么毛?。惺焙蛉司蠡鼓馨斐纱笫拢芗岢?。但是放在岳飞身上就成了问题 , 因为你是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手上还有天下半数兵马,所以在宋高宗看来,岳飞的倔就成了跋扈嚣张 。
可我们要知道,岳飞可以说是宋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 , 从一名低级武官升到节度使,他可不是一开始就对岳飞有意见的,而是岳飞慢慢的触怒了他 。
举个例子,绍兴七年,当时,淮西军将领刘光世辞职不干,赵构就把军权给了岳飞 , 这时候岳飞就拥有了大半的军队 , 回过头,高宗想想不对,你有这么多兵,到时候你要反我,我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 , (你看猜疑之心不自禁的产生)就把军权要回来了,岳飞就三番五次的找高宗,说你放心把军队交给我,我肯定能帮你收复故土,赵构死后就是不给 , 岳飞倔劲一上来,不干了,直接回庐山修养 。(岳母葬再庐山)
赵构一连写了两封信给他,希望他重新回来主持工作 。岳飞回信了,两个字:不干 。赵构这时有点面子上挂不住了,但又不好跟岳飞翻脸,又给岳飞写了封信 , 说了一大堆的好话,可岳飞就是不买账 。赵构没辙,就让岳飞的部下李若虚和王贵到庐山去劝他,最后是李若虚严厉责备:“是欲反耶?……若坚执不从,朝廷岂不疑宣抚?”什么意思 , 就是质问岳飞你真的以为你能跟朝廷翻脸吗,岳飞这才有点恍然,就接受皇帝的命令返回军营 。
岳飞下山后 , 估计也是后怕了,曾三次向赵构谢罪 。赵构淡淡的说:没事,我没你那么小气,太祖说乱吾法者,惟又剑耳,我要是生气就直接弄死你了 。这时候赵构心里已经有了芥蒂 。这是一次翻脸,之后的一次,才真正触及到高宗的痛处 。
- 宋江为什么让李逵喝毒酒
- 南宋是怎么灭亡的
- 靖康之变俘虏了哪两位皇帝
- 宋清和宋江是什么关系
- 花荣的死是因为宋江吗
- 水浒传宋江为何要杀阎婆惜
- 爱新觉罗氏是宋徽宗后裔是真的吗
- 宋江起义是真实事件吗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北宋时期四大书院是哪四个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