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最后下场为什么这么惨( 二 )


那开方又是何人呢?

齐桓公最后下场为什么这么惨

文章插图
开方原本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太子,据《东周列国志》记载,齐桓公称霸伐卫,卫懿公战败后便派庶长子开方辇金帛五车,纳于齐军,求其讲和免罪 。谁知开方到了齐国之后,看到齐国国力强盛,便索性留在了齐国 , 在齐桓公面前说自己愿为齐国效力,开方此举虽在表面上忠心相随,十五年没有回卫国,即使自己的父母去世也没有回家奔丧 。但是开方在齐国所担任的职务可能只是一个负责维持朝廷秩序的官员,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倡优、亲随的角色 。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竖刁 。
竖刁是干嘛的呢?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齐桓公的后宫总管 。而这份炙手可热的差事,是竖刁通过非常手段当上的 。
宦官虽然地位卑贱,但却极易接触、讨好国君,成为“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人物 。另一话是,齐桓公这人一生贪恋美色 , 后宫更是人满为患,女人多的地方就极易争风吃醋,惹是生非,甚至有些嫔妃闹出“红杏出墙”的丑闻,所以齐桓公非常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来帮他打理后宫 。而竖刁就是摸清了齐桓公的这种情况,所以为了得到齐桓公的信任,竖刁自宫以求进用,齐桓公立即接纳了他 , 并考虑到他不能生育,还将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了竖刁,后改姓为公子刁 。
旧史记载,竖刁并非奴隶出身,在齐国这样一个任人唯贤的环境下,如若他想谋个一官半职,完全可以通过正当的举荐途径,但是竖刁却舍弃了这样的正途而选择了旁门左道,这就说明这种人只是有些歪才,而非治国良将 。
“人情莫爱于子,其子且忍之,何有其君?”“人情莫亲于父母,其父母且忍之 , 何有其君?”“人情莫重其身,其身且忍之 , 又何有其君?”
齐桓公最后下场为什么这么惨

文章插图
当管仲看到难辨忠佞的齐桓公,不禁告诫他要远离“烹其子,以适寡人之口”的易牙,“去乘千乘之太子,而臣于寡人”的开方以及“自宫以适寡人”的竖刁 。因为他们三个人的举动有悖人情伦理 , 管仲清楚的看到了这点,所以多次劝诫齐桓公警惕他们 。
岁序更新 , 寒暑易节 。这一年 , 管仲病倒了,卧床不起 。他自知已病入膏肓,恐怕时日不多了,便差人把齐桓公请到相府,桓公趁此机会问道:“相父一旦不测 , 相位一职给鲍叔牙如何?”管仲否决道:“鲍叔牙一生嫉恶如仇,抓住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死不放松,如果让他为相,他会更厉害 。”桓公又问,那易牙或竖刁能为相吗?管仲一听急忙说道:“您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呢?父子天恩 , 母子连心,虎毒不食子,连蛇虫蚂蚁都爱惜自己的下一代,但是易牙竟然杀死亲生儿子并且亲手烹饪献给您,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吗!连自己的儿子都舍得亲手杀死 , 更何况您呢?此人万万不可相信啊!还有竖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 为了打消你的戒备,他挥刀自宫,一个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怎么会爱惜他人,爱惜百姓呢?至于开方,即使自己的父母去世都不回家看一眼的人,你觉得值得信任吗?敢把相国之位交给他吗?
管仲在弥留之际对齐桓公的告诫确实在一定的时间内起到了一些作用,桓公远离了易牙等人,但是面临着朝廷内大大小小的政务,加上齐桓公年事已高,更加对易牙竖刁等人思念不已,终于有一天 , 齐桓公看着桌上的饭菜开始睹物思人,便命身边的人宣易牙等人进宫觐见,这一见不要紧,桓公彻底将管仲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没过几天 , 就将易牙立为相国,竖刁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