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为何魏国的纵横家那么多呢?( 二 )


从以上的诸侯国邦交策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家分晋后的韩国、赵国、魏国基本上都参与了战国时期每一场大规模的纵横活动 。在这些纵横活动中,中心是卫国,秦国则是战国后期连横策略和合纵抵抗的对象 。战国时期,频繁的结盟与背盟,变幻多端的合纵与连横 , 朝秦暮楚的魏国外交策略以及无休止的军事外交策略都活跃着魏国纵横家的身影 。
魏国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纵横家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
魏国文化受三晋文化的影响,晋国开国之初就以“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针治国 , 这也直接决定了晋国文化的发展格局,即它的宽容性不仅有利于晋国的文化交往,也是晋国社会成为中华古代民族文化的熔炉,晋文化与其它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兼容性 , 即农耕文化与游牧碰撞交融的舞台 。三家分晋后,魏国、赵国、韩国三家都受晋文化影响,特别是占据晋国腹里的魏国受到的影响最大 。魏国继承了晋国变革创新的传统,到了战国时期,雄才大略的魏文侯率先实行变法 , 将魏国推向霸主位置,并且还使魏国成为法家学派中心和法治文化园地 。
魏文侯时期宽松的文化氛围,使儒家思想、法家思想荟萃交融,专事“游说权谋”的纵横家也由此活跃在战国的舞台,由此在魏国呈现出多种学术流派共存,相辉映色的文化景观 。此外,晋文化还有戎狄文化、夏文华的遗风 , 也有周文化的影子,魏国即继承了晋国兼收并蓄重法治,重变革的文化传统和开放态势,又有法家思潮的影响,这些都对魏国纵横家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魏国特殊地缘政治有利于纵横家活动,战国时期,魏国产生了众多的纵横家,与其特殊的地缘政治是分不开的,魏国处于中原的中心地带,并且四周都被强敌环伺,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魏国国势强时,可以向外拓展 , 国势弱势则容易四面受敌 , 这就更加要求魏国应用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有利于纵横家活动 。
此外,魏国地形地势平坦,无名山大川阻隔;交通发达,马驰人趋,待倦而至,使魏国成为中原地区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物产丰富,商业繁荣,更适宜于纵横家施展其谋略 。特别是到了战国中期,魏国成为合纵连横的主战场,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燕国;这些诸侯国 , 互相攻伐,魏国既不能独善其身,也难以脱身 。
魏国变法带来社会阶层的流动 , 魏国率先实行变法后,农业、畜牧业、商业、手工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导致社会人员大量流动 , 人口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这也为纵横家队伍的壮大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农业迅速发展时 , 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的人口数量增多,失去土地的人生活艰难 , 不能自主,很多人选择知识、谋略、将游说作为改变命运的手段,由此 , 魏国纵横家队伍进一步扩大 。
魏国发达的经济自己养士之风的盛行,为那些能够影响大局的纵横家提供了经济保障,信陵君就是养士的代表人物 。此外,残酷的军事斗争也是促进纵横家产生的重要原因 , 特别是平民阶层的上升,为纵横家提供了最广泛的来源,例如姚贾,范雎、商鞅要么出身平民,要么是贵族庶孽 。
【战国七雄中,为何魏国的纵横家那么多呢?】此外,战国乱世给了这些拥有一技之长的纵横家发挥的舞台,这个乱世战争的局面以及自由开放的环境是改变命运的好机会,诸如苏秦、张仪等纵横家通过积极奔走游说 , 竭力推荐自己,以谋求功名利禄,他们的成功也是众多纵横家的榜样 , 带动了一大批纵横家走上了策谋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