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旧制
在项羽的心中,秦始皇建立的庞大帝国是臃肿而丑陋的 , 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实在是糟糕透顶 。因此在见到秦始皇巡游的车队时 , 项羽对其嗤之以鼻地评价道:“此人可取而代之!”
而刘邦在见到同样的场景时,却由衷地发出了一声感叹:“大丈夫生当如此也!”这便是刘邦和项羽最大的区别,也是二人结局完全不同的原因 。
在刘邦的眼中,秦始皇的做法是对的,这样的排场也是他在取得成就后应该享受的 。而项羽却认为应该取代秦始皇,去纠正他犯下的错误 。对于历史趋势的理解,刘邦要比项羽通透得多 。
因此在项羽夺取天下之后,将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重新划分为大大小小的国家 , 并大行分封,让一切都重归于之前的样子,并且各国的政策也恢复到各国自制时的状态 。
这一做法无疑是妄图历史能够倒退 。人们虽然苦于暴秦的统治,但经过多年的磨合,人们渐渐也体会到了一些统一带来的便利 。比如文字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混乱 , 度量关系也不需要再进行换算 。
这种便利无疑是人们需要的 。而项羽轻易地便要将其打破,即便人们能够感受到的便利也要被剥夺,这样草率的决定实在不应该是位高权重的人应有的表现 。
火烧咸阳
如果说前两件事是出于对暴秦的憎恶,那么项羽做的第三件事就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了 。这件事便是火烧咸阳 。
俗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咸阳同样也是秦国一代代君王努力奋斗的心血 。对于美的东西,人们普遍都会有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让人们会对其倍加珍惜 。只要不是出于癫狂状态,人们就不会进行破坏 。
因此当刘邦在见到咸阳的繁华时,彻底忘记了项羽的存在,即便在被提醒之后也是恋恋不舍地退居灞上 。
而当项羽来到咸阳时,这座帝王之都却完全没能打动他 , 一把火便将繁华的城市付之一炬,根本不考虑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更不考虑这样的举动将产生多么恶劣的影响 。
也许在项羽的心目中,只有自己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 其他的全部一文不值 。
结语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同样也让他最后惨死江边 。
项羽对秦朝的怨念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得他眼中一切与之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毁掉 。然而如果项羽不是这种暴躁傲慢的性格,也许在破坏之前会稍微考虑一下是否妥当 。
但正是由于这种性格,让他敢想敢干,不计任何后果 。也正是这样的做法 , 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果,导致最终被刘邦打败 。
- 如果项羽夺得天下 项羽会像汉朝一样和亲吗
- 范增是一流谋士吗?他向项羽献出了哪些计谋?
- 秦末时期,刘邦是如何利用项羽的叔父项燕的?
- 鸿门宴上项羽成功刺杀刘邦,历史会是什么走向?
- 秦始皇活到楚汉之争时,他能战胜刘邦项羽吗?
- 龙且的实力如何?他对项羽来说有多重要?
- 项羽比刘邦还要占尽先机 项羽最后为何会输给刘邦
- 探索虞姬与项羽之间的爱情绝唱,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 项伯帮了刘邦,项羽为何没有处罚他呢?
- 历史上项羽被评为千古无二,那他一生有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