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还是苏轼三父子的文采高( 二 )


古书中记载,曹植“记忆力惊人 , 万言不忘” 。想必不是空穴来风 。所以就文采来说 。苏轼是差了一筹的 。
但是苏轼比曹植深刻的地方 , 在于他的人生感悟 。他的名篇佳句都是在被流放的过程中写下的,而曹植41岁就死了,肯定没有苏轼的人生感悟深刻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篇《江城子》可谓苏轼版的《洛神赋》,都是对爱情的追忆 。
而那首《明月几时有》可谓苏轼的巅峰之作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曹植可没有一篇文章能比拟这首词 。
因为曹植没有苏轼一样浓烈的人文情怀 。
加上苏轼有流传的书法作品《寒食帖》传世,曹植又被比下去了一截 。虽然相传曹植也是诗书画皆工 。可惜没有文物佐证 。
但是想一想魏晋的混乱之世,整体文风是崇尚个人风流,而宋朝国家相对平稳,文人更关注百姓生活 , 市井风流 。加上苏轼一生奔走潦倒所以给我们的感觉苏轼更亲近一些 。
苏轼的早期作品,对比曹植来说,境界也不过尔尔,比如《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生 , 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
说贾谊不能自用其才 。后来苏轼有才不被用,也是赤裸裸的自己打脸 。
苏轼一生写了三四千首诗词 , 有名的二三十首,曹植几百篇,也有十多篇广为流传 , 从精品数量和总数比例来论,两者其实也差不多!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被放逐后的苏轼 , 渐渐开始成熟 。名篇佳作不断,自此而始 。
曹苏两家分别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两家文坛的代表人物看 , 文采,曹家胜,成就,苏家胜 。但是从百姓喜爱的角度看,苏轼三父子完胜 。
武侠小说四宗师之一的古龙,把苏轼写进了他的小说里 。化身“小李飞刀李寻欢”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 被古龙在小说里写为:“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小李飞刀随着舞动的梅花飘向千家万户,苏轼更进一步地被民众知晓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苏轼在个人品德上的高风亮节,是历来百姓最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
因此我们与其争论他们的文采谁高,不如学习两大诗人的爱国情怀:
曹植《白马篇》,少年意气风发,报国情切,剑指匈奴 。
白马饰金羁 ,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 楛矢何参差 。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 , 左顾凌鲜卑 。

曹操三父子的文采高还是苏轼三父子的文采高

文章插图
苏轼《密州出猎》,中年壮心未已,挽弓执戟,北望雄关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 ,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