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二 )


有一天,李承乾玩高兴了,他又装扮成突厥可汗死了的样子,让大家吊唁 。装死一阵子,李承乾又突然活过来 , 对大家说,一旦我有了天下,就带上人马到突厥那里去,和他们一起玩 。
成天这样疯玩 , 李承乾仍然觉得不过瘾,又和叔叔汉王李元昌一道,披上用毡做成的铠甲,手中拿着竹子做成的矟,将人马分成两拨,相互攻打,竟然在游戏中打死了人 。
他还对人说,如果我当了帝王,明天就到后苑置万人营,与汉王分别为将,以观他们战斗 。我要是当上天子,谁要敢上谏 , 我一定要将他杀了,杀他五百人 。
李承乾又特意让人专门制造了一只“八尺铜炉,六大鼎”,然后让那些流浪的无赖去偷老百姓的牛马送到东宫 。李承乾玩累了,就亲自在大锅里煮牛马肉,煮熟后和大家一起分享 。
李承乾天天这么胡闹,难道头脑清醒的李世民就一点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李世民为了挽救李承乾,可以说操碎了心,先后为他聘请了李百药、杜正伦、张玄素、于志宁等几位师傅来辅导他,希望他重新做人 。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文章插图
哪知,这几位师傅都无法教好他 , 李百药辞职不干了,杜正伦被李承乾“抗表闻奏”给轰走了,张玄素差点被李承乾派人给打死了 , 于志宁差点被李承乾被刺客给暗杀了 。
最后毫无办法的李世民只得请魏征当他的老师,魏征见前几位老师都教不好,推托“有疾”不愿去 。李世民说 , 没关系,你就躺在他身边看着教也行,最后魏征也没教好 。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教育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 请来那么多有名的师傅教授他各种知识,却从未有一个师傅培养他如何做人,这是他最终一步步滑向深渊的根本原因 。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 , 为何太子李承乾小时候很聪明,看上去是一位合格的接班人,长大了却如此冥顽不化呢?很显然,李世民对太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
有一个词叫“因材施教“,或许李承乾压根就不适合做太子,也不适合做皇帝 , 这一切都是李世民强行把他推到这个位置造成的 。
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适合做将军,有的人适合做谋士 , 有的人适合做一个士兵,而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做皇帝 。正因为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才有了社会分工,才有了这个世界的多样化 。一个人若没找准自己的定位 , 坐到了错误的位置上,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
李承乾就是这样一位被放错了位置的人,当父皇的压力、大臣的指责、师傅的批评一起向他袭来,他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大树遭受狂风暴雨尚且会被摧断,何况一个人 。因此 , 他只能躲藏于东宫和他的那帮孤朋狗友干尽荒唐事,以此逃避现实的压力 。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文章插图
可是李世民没有看出其中的门道,仍然试图“挽救”太子 , 还请了无数师傅来“纠正”太子的种顽劣行径,最终都没有把对脉,所有的师傅落荒而逃 。
那太子还有救吗?当然有,李世民当初就应该打破太子“立嫡不立贤”的陋习,他早就应该在众多儿子当中选择一个贤能的人来代替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让合适的人来继承天下,这是他避免东宫之争的最好办法 。
李世民最后终于醒悟了,在太子谋反之案东窗事发之后,几经犹豫,改立自己的第九子李治为太子,避免了大唐再次发生“玄武门之变”2.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