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能统一全国的除秦国外还有哪些诸侯国?( 六 )


由于赵国北部边境靠近草原胡人部落,因此经常受到胡人骑兵的进犯掠夺,为了有效对抗胡人骑兵 , 赵武灵王决定在赵国境内推行“胡服骑射”改革,下令全国人民穿胡服、吃胡饼等,淘汰旧式战车,改习骑马射箭,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通过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的大改革 , 赵国不但建立起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队,而且从此国势大盛,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强国 。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赵国又夺取了林胡和楼烦的大片领土 , 建立了雁门郡和云中郡,迫使草原胡人大幅度向北迁移 , 之后赵武灵王派人在河套以北修筑了长城,以阻挡胡人南下侵扰 。此次对胡作战不但使赵国的领土增加了一倍,对秦国北部地区构成威压之势,而且还得到了水草肥美的河套地区,使赵国有了长久、广阔的军马草场 。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正当赵国国势蒸蒸日上 , 列国纷纷朝见之时,赵武灵王为了专心军国大事 , 在四十二岁盛年之际将王位禅让给了儿子赵何,自己则称“赵主父” 。他的本意是自己管军 , 儿子赵王何管政,互不干涉 , 一方面是赵主父经常亲自率军征战,恐有不测之忧,担心赵国因无主发生内乱 , 另一方面太子赵何年纪太小 , 扶他一程,毕竟赵国先前数代新君继位都发生过动乱 。
想法是很好的 , 但最终引起的后果却是赵武灵王没有想到的 。赵武灵王在禅位后不久就后悔了 , 因不甘心失去王权,不惜分裂国家 , 挑拨二子相斗,最终酿成“沙丘宫变”惨剧,长子公子章被杀,自己也被围困沙丘宫中整整三个月,活活饿死,终年四十五岁 。
赵武灵王是赵国第一个称王的国君,在位期间使赵国由一个四面树敌的弱国,一跃成为与齐、秦并列的大国、强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赵武灵王目光深远,认为各诸侯国中只有秦国才是赵国未来统一天下的最大竞争对手 , 为此他曾孤身犯险秘访秦国,考察秦国军事、民政,为将来进攻秦国做好准备,可惜赵武灵王还没来得及对秦采取行动 , 就在自己亲手造成的内乱中死去 。
到了赵惠文王赵何时期,由于赵武灵王打下的坚实基?。偌由险怨室濉⒙セ骸⒂萸洹⒄陨荨⑤嗳纭⒘摹⒄允ぁ⒗钅恋攘枷嗝渤觯怨杆俪晌焦泻笃诒狈降木虑抗?,其崛起速度之快令其它六国震惊,在魏、齐、楚三大强国相继衰落之后,战国进入秦、赵争霸时期 。

在战国时期,能统一全国的除秦国外还有哪些诸侯国?

文章插图
年轻的赵惠文王对阵老练的秦昭襄王,两国之间在政治、外交等方面相互试探、暗中较劲 , 秦昭襄王横扫列国威震天下,却在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等会盟中,不得不向赵国让步,可见他心有顾忌 , 这从侧面证实了赵国的强大实力 。在政治、外交上,由于赵国采取的针锋相对政策,秦国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而在军事战场上,公元前269年 , 赵国名将赵奢在阏与之战中用奇计大败秦将胡阳,斩首八万,这是秦昭襄王即位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败 , 此战之后秦军数年不敢轻举妄动 。
此时的赵国与秦国在国家实力上旗鼓相当,在军事上甚至压秦国一头,可没想到几年之后一场“长平之战”,彻底改变了赵国的国势 。
公元前262年 , 赵国新君赵孝成王在位第四年,赵王因贪图韩国上党郡,引得秦军进犯赵国长平,赵、秦长平之战爆发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改守为攻 , 赵括率领赵军向秦军发动全面进攻,不料被秦将白起设计包围,四十五万赵军精锐被围困直到弹尽粮绝,虽多次突围都未能成功,之后赵括战死,数十万赵军被坑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