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为何不拍正面?( 二 )


东汉铜奔马在动态飞扬下站立的实际问题 。在壁画、画像石等同类马匹造型中并没有看到类似的做法 。因为壁画、画像石是在二维或近于二维上实现,没必要节外生枝 。而在雕塑中则是出于现实需要 , 东汉铜奔马是一件在三维空间中展开的有体积和重量的物件,而且动感强烈,呈三足腾空之势,如果与壁画采用同样的方法,则不可能使奔马保持平衡 。因此在其足下加上鸟形底座以固定,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 。它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合平力学原理,又使奔马的轻盈和物体的稳定双双得到完美的解决 , 这正是它的高超之处 。具体而言,鸟形底座平,与地面接触面积大 , 鸟的头、双翅、尾呈现伸展状,增大了稳定性,这道理正如三角支架 。所有这些,使马的重心通过足踏于飞燕背上而能保持平稳 , 构思之精巧无出其右 。

马踏飞燕为何不拍正面?

文章插图
其次,东汉铜奔马用鸟形底座,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创造 。制作者在固定奔马的同时,将底座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这一大胆而又巧妙的做法,增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实际上,借助部件来实现实用与审美目的的做法在汉代是常见的 , 比如著名的长信官灯就是将雕塑与灯结合,以宫女的袖管作为排烟道的方法也是如此 。塑造一匹马的逼真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止的物件表现出动感 , 特别是要表现匹日行千里的良马风驰电掣的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 。但制作者却匠心独运,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 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大胆地让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飞翔的鸟身上 。这样就衬托出马的迅疾,使一匹静止的铜马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东汉铜奔马身躯粗壮圆浑 , 但其动作轻盈,用一足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鸟身上,这显然是经过了周密的计算 。小鸟似乎正吃惊地回首而望 , 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 。简直就是“扬鞭只共鸟争飞”的真实再现 。
东汉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 。东汉铜奔马的造型方式,实际上沿用了通行于当时的奔马的形象,并且创造性地加上了飞鸟 , 既起到了实际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马飞奔的气势 。但它不同于近现代个体艺术家的创作,而是一种程式化的创作模式,在形态上沿用了当时通行的奔马的造型,并且在马足下加上鸟形物以支撑稳定 , 这是一种创造 。整体上看,东汉铜奔马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