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黛玉结婚,如果宝玉娶了黛玉( 三 )


作为兼祧,礼法上可以娶平妻 。林黛玉住在潇湘馆,也可以看一下典故:潇湘,即指竹 。按,“潇湘”原为湖南省湘江别称 。《山海经·中山经》:“交潇湘之渊 。”郦道元《水经注·湘水》:“神游洞庭之渊 , 出入潇湘之浦 。潇湘者,水清深也 。”中国古代又有传说,尧帝有二个女儿,长曰娥皇,次曰女英,姐妹俩同嫁舜帝为妻 。舜父顽 , 母嚣 , 弟劣,曾多次欲置舜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之助而脱险 。舜帝继尧帝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帝至南方巡视 , 死于苍梧 。二妃往寻 , 泪染青竹,竹上生斑 , 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 。其后娥皇女英二妃也死于江湘之间 。故后世以潇湘指斑竹 , 也泛指竹 。斑竹湘妃竹,可以解释为林黛玉的爱哭,但典故可不是一个人在哭 , 也可以可以解读为娥皇、女英潇湘妃子之含义 。元妃赐名潇湘馆 , 暗含需要林黛玉和薛宝钗仿照娥皇、女英的关系,宝玉兼祧,贾家要两个都娶的意思 。而且在清中期的时候,有了兼祧平妻的制度,兼祧平妻合法化,贾宝玉可以两个都娶,还有在红楼里面 , 为啥宝钗和黛玉的判词是一个?应当两人是一家才对 。
仔细研究一下书中黛玉宝钗的判词:“可叹停机德 ,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 金簪雪里埋 。”判词可以说明林家与贾府约定了兼祧,林家香火也要延续 。林黛玉无子,薛宝钗留下独子 , 那么独子依然是兼祧,独子后代祭祖的画法,就在判词里面约定了 。兼祧后代林家祠堂挂的祖宗像,各个人在像中所画的位置 , 把判词后两句,倒过来读,挂中间的是林带(黛)玉,埋在里面露出一半,金钗变成金簪的样子(钗是两股,簪是一股,钗遮住一半就是簪)的是宝钗 。也就是要林黛玉居中,左边是贾宝玉,右边露出来半身的是薛宝钗 。所生孩子,第一个顺序位的孩子要姓林 , 第二个顺序位的孩子才姓贾 。也就是林黛玉有孩子 , 林黛玉第一个孩子作为嫡长子姓林,没有孩子,薛宝钗或者其他妾的长子要姓林 。
【宝玉黛玉结婚,如果宝玉娶了黛玉】

宝玉黛玉结婚,如果宝玉娶了黛玉

文章插图
上图是钗与簪,很多人搞不清区别 。字典当中钗字解释为: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 。
贾家与林家的兼祧议婚 , 应当是贾敏死后林如海决定不续娶,送林黛玉到贾府就商量好了,接着林家人往贾家转移财富 , 贾家也准备着给宝玉找平妻,薛宝钗就是首选 , 薛家被暗算 , 薛蟠在葫芦案成为了“活死人”,控制了薛家财富 , 另外贾家还有一个备胎是史湘云 , 史家与贾母更近 , 不过在王家人比较确定薛宝钗之后,史湘云就另外婚聘了 。贾家人的暧昧是王家人的博弈导致,王家人不愿意薛宝钗做小,平妻号称平等又有对房之称,即与正房对等,实际也有大小,只不过与妾不同,平妻不需向元配行妾礼,但实际上的地位仍然不及元配,平妻仍然要称元配为大姊 。因此宝钗黛玉谁先嫁进来不一样,黛玉贾家认为已经确定,宝钗是否嫁入有选择权有博弈筹码,导致贾府对宝玉婚事的暧昧 。
综上所述,宝玉与黛玉有婚约,婚约应当是兼祧,原因就是林家要香火,贾家给不起聘礼,黛玉对宝玉是下嫁 。兼祧可以平妻,因此宝玉怎么样议婚,博弈非常复杂化了 。而随着事态的发展,随着贾府子嗣的凋敝,随着各方势力地位的消长,宝玉联姻的博弈不断深化,后面章节会分析其中的变化 , 见微知著,格物致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