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中国作家对家庭与婚姻的重新打量与阐释( 二 )


如果不相信爱情能成为一种所谓的时代理性 , 那么在宅系、丧文化、丁克、同性恋、独身和不婚不育的亚文化情境中 , 当下都市婚恋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观 。 钟求是《他人的房间》(《十月》2022年第2期)讲述了当下城市年轻人无法确认自己生活态度和情感归宿的故事 。 这些年轻人在现实生存中遵循着既定的社会行为规则和价值判断 , 一方面有着功利世故的算计 , 温饱不愁;一方面个体意识强化 , 不再愿意为了婚姻和传宗接代而委屈自己的精神和情感 , 从而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享乐 。 小说结尾却是中国式的勘破生死之后对生活的和解 。 杨时旸《同心锁》(《芒种》2022年第2期)讲述了夫妻之间的信任危机 , 对于当下婚姻现实中的灰色地带进行了尖锐的剖析 。 同心锁是个隐喻 , 更是一个反讽的意象 。 正是由于当下婚姻中的信任危机 , 造成了夫妻之间互相窥探隐私的冲动 。 冲动是魔鬼 , 在被窥视乃至被监视的生活中 , 婚姻、爱情乃至最基本的人性都会发生可怕的变异 。 文本用寻常题材揭示了一种严重的时代病症 。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中国作家对家庭与婚姻的重新打量与阐释】E.M.福斯特曾说:我们难道不应该粗略检视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主要事实?所谓主要事实并不是指个人的事业 , 而是指构成我们人之为人的重要方面 。 他指出 , 这些重要方面即是生死吃睡爱 , 小说即是将价值衡量的生活穿插在叙述时间的生活之流中 , 凸显虚构的本质真实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 。 由此重新考量伦理的生活及其意义 , 这也算是一种自省的人生方式吧 。 (责编: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