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炬火数量和应灭次数同敌情的严峻程度也有关 。没有特殊情况,则放平安火示意 。如果到了雨天,烧烟便不再有任何意义,这时候会派出专人前往最近的烽火台,进行信息传达和观察敌情 。
按照唐朝的相关制度,每隔三十里,就要放一座烽,而且位置要高,还要陡 。如果地势不便,有山座隔离,那就多置一座,但两处都要互相看得见 。
《武经总要》记载:“唐法:凡边城堠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 。若有山冈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一数 , 要在烽烽相望 。若临边界 , 则烽火外周筑城障 。”
除了烽火的放置,还配备了专人管理 。大概意思就是,有主副负责人各一位,另每一座烽火台担任望视敌情动静的员丁6人 。5人要换班时刻观望,1人负责掌管派送兵符通牒等,各司其职 。
《武经总要·唐兵部烽式》载:“凡掌烽火,置帅一人,副一人,每烽置烽子六人 , 并取谨信有家口者充 。副帅往来检校 , 烽子五人分更刻望视,一人掌送符牒,并二年一代,代且须教新人通解,始得代去 。如边境用兵时 , 更加卫兵五人,兼收烽城 。”
文章插图
3、狼烟的使用狼烟是古时边防军事的一种报警信号,因此唐朝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使用细则 。比如上文提到唐朝兵部的《烽式》,大概就是相关使用细则的一些规定说明,毕竟打仗也不是儿戏 。
之所以取名狼烟 , 是因为当时中原的人首次见到游牧民族时,被他们的速度与力量所折服,就像“狼”一般的聪明与锋利 。加之信息的交流不通畅,误传突厥人的祖先是狼进化而来,而其妻女也是狼所演变 。故此,突厥人所组成的军队 , 也被称为“狼队” , 领导人被称为“狼主” 。
其实这种说法的来源可信度不是很高,但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因为游牧人喜欢生食动物之肉 , 且将动物的皮毛做成衣服帽子等等装备自己,好让自己隐秘在丛林当中被当作动物而方便进行偷袭活动 。
从而有了放狼烟,寓意着“狼来了”的游牧民族入侵的说法 。但其实,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尤其在西北地区 , 的确信仰着狼为他们祖先的文化 。从以往的历史记载来看,匈奴人信仰的狼图腾,便是最有利的证据之一 。
唐朝时,吐蕃国也同样信仰狼作为他们的民族神 , 故唐朝把吐蕃称作“狼蕃” 。这样一来,燃烧狼烟,就代表着有外敌入侵,预示着边境即将发生战争 。因“狼”放烟,本身与狼无任何关系,只是一种比喻象征罢了 。因此,“狼烟”便由此而来 。
当然 , 狼烟作为古时军事报警信号,传达的速度也是很可观的,可做到“一夜就倾万里” 。狼烟作为重要的古代军事通讯手段,被一直延用到了明清时期 。有效并及时地帮助了国家抗击外族入侵,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尽管到了如今 , 它失去了原先的职能,但它却早已成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
至今在山东烟台,作为明朝海关防御部署、抗击倭寇的重要关口,在当地还设置了类似烽火台的“狼烟墩台”,继而被当地人称作了后来的烟台 。在历史的沉淀下,成为了我们怀古历史的重要见证 。
- 狼烟是用狼粪做燃料吗?
- 白公堤和白居易什么关系
- 古代太子没有继位就死了,那太子妃和儿子怎么办?
- 凤凰和朱雀哪个地位更高?
- 杨升庵和桂湖什么关系
- 西游记为何唐僧出生和取经都是贞观十三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 蒙哥汗和忽必烈的关系介绍
- 梁武帝为何让佛教徒吃素?在此之前和尚都吃荤吗?
- 明朝服饰和韩国服饰一样吗
- 内蒙和外蒙谁才是黄金家族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