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辽代白塔快塌了是怎么回事?( 三 )


对此 , 内蒙古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陈亚光回应 , 针对第三版维修方案,文物局将联络专家进行指导,帮助其通过方案审议 。“资金和技术不是问题,维修方案一经通过,将立即维修 。”
白塔已成危险建筑,存在坠砖、倒塌等险情 。但游客并不知情,千年辽塔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外地人前来 。
为了安全 , 白塔外围起一圈铁丝网,可塔东边的铁丝网早被人踏倒,南边的门锁也被拆掉,游人随便进出 。
采访人员在现场统计了一下,一下午时间就有近三十人前来游览 。他们翻过铁丝网,钻进白塔洞内烧香拜佛,没有提示、没人管 。
敖汉旗的一位文物专家建议,白塔修缮前须严加管理 , 避免加剧对白塔的损害,同时避免事故发生 。
白塔的损坏、修缮的缓慢、管理的松垮,暴露出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的整体窘境 。
契丹辽文化的一位研究者表示,对待文物、古建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能“急诊”的就不“门诊” 。
他认为 , 内蒙古尤其是赤峰,红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灿若繁星,文物众多,价值不可估量 。亟须在保护理念、保护力度、保护方式上“更走心”“更给力” , 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要把祖先留下的文物、古建一个不少地传下去 。

千年辽代白塔快塌了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武安州遗址简介
武安州遗址位于 , 是辽、金、元时期的古城遗址 。
武安州有三重城垣,一重略呈方形,边长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边长约650米;第三重城垣略呈方形,边长约270米,出土辽、金、元代的瓦当陶节、围棋子、象棋子等遗物 。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武安州遗址历史
武安州是耶律阿保机最早建置的头下州之一,并由此开创了头下军州制 。《辽史》载“武安州,观察 。唐沃州之地,太祖俘汉民居本叶山上 , 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 。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日新州 。统和八年改今名 。初刺史,后升 。有黄柏岭,袅罗水、个没里水 。”这一记载说明了武安州的形成过程和在辽朝建国前的重要位置 。专家们在评价该城时说:“阿保机的龙化州、杏埚新城,都在城西楼为皇都之前,这说明头下城的初起――是草原建城或建立据点的先驱,也就是缩小游牧移动的开始”所谓“杏埚” , 即“新的斡鲁朵”,阿保机在幽燕一带掠抢大批汉人,先在木叶山那里建宗庙,即最初的“斡鲁朵”,建完后把这批汉人又移至这里建他的又一个“斡鲁朵”,故传音为“杏埚” 。
在阿保机建国之后,仿唐制把这里改制为“新州” , 并“以辽西户益之”,在辽统和八年(990)由新州更名为武安州,在这一年的三月,又一次建城,并“以宋俘实之”,第三次迁入汉民 。这里说的“宋俘”即当时著名的辽宋高梁河之役所获 , 把新州改为武安州似乎也与此有关,也就是对高梁河之役所获胜利的一种纪念,体观了契丹族的尚武精神即取“以武安天下”之意 。金、元两代设县,由武安州改为武平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