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能左右中国历史近千年的12大家族,看看都有哪些姓氏( 三 )


盘点能左右中国历史近千年的12大家族,看看都有哪些姓氏

文章插图
七、清河崔氏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和山东武城县、高唐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 。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 。至唐代开国有五姓七望之说崔氏仍立其中 。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其中崔浩历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 。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到了后唐时期,崔氏的势力继续衰落 。特别是在黄巢大起义的打击下,清河崔氏与其他士族的大族势力基本上消亡了 。
盘点能左右中国历史近千年的12大家族,看看都有哪些姓氏

文章插图
八、荥阳郑氏荥阳郑氏起自西汉大司农郑当时,郑兴、郑众父子是东汉名儒,郑浑历任魏郡、上党太守是曹魏名臣,郑泰是扬州刺史汉末名臣,郑冲西晋太傅开国元勋,郑袤是密陵候西晋初名臣 。郑袤子孙四世都是西晋重臣 。郑浑八世孙郑羲是北魏中书令,郑羲子道昭为兖州刺史号北方书圣 。郑羲兄弟六人都为北魏重臣 。郑俨官至中书令等十多职,名震天下 。郑浑十一世孙郑孝穆为北周中书令,郑伟为北周襄城郡公、龙骧大将军、江陵防主 。郑孝穆子郑译为北周内史上大夫,助杨坚建立隋朝,被封为沛国公、祁州刺史 。郑译子郑元寿历仕隋、唐两朝,官拜鸿胪卿 。郑元寿堂兄郑善果 , 历任隋唐两朝的兵部、户部、工部尚书,卒于江州刺史之职 。在唐朝,荥阳郑氏有十一人为宰相,其余节度使、将军、司马、参军多的无法细查 。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 , 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盘点能左右中国历史近千年的12大家族,看看都有哪些姓氏

文章插图
九、范阳卢氏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 。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 。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 , 不指全国) , 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
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受到打击,官位不显,部分成员入仕北齐、北周 。唐初,李唐政权打击山东士族,范阳卢氏暂时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复又崛起,不仅状元、进士、帝师 , 大出人才,有“八相佐唐”、“初唐四杰”之卢照邻,“大历十才子”之卢编等等 。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840多人,范阳卢氏 , 贤良辈出,勋业灿烂,文豪蜚馨 。乾隆皇帝也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 。范阳望族已成为几百年来卢氏家族的荣耀,因而卢氏家乖亦冠以“范阳堂”的称号 。
盘点能左右中国历史近千年的12大家族,看看都有哪些姓氏

文章插图
十、太原温氏温氏之先出自姬姓 。西周唐叔名虞,字子于,周成王之弟 。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把唐地封给他 。其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国号晋 。之后晋公族受封于河内之温(今河南温县),因以为氏 。晋大夫郤至食采于温 , 号温季亦以为氏 。西汉功臣温疥封茕侯,疥孙何始居太原成为望族,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