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时期,能够用煤取暖者,仍主要是宫廷、政府机构和官宦人家 。直到清朝中后期 , 因为西洋采煤机械的引入,北京城的普通民众,才有了在冬天烧煤取暖的机会 。清人笔记中说,京师“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日撤火”,市场上出现了煤饼、煤球,随之也就出现了“小户人家热炕头” 。
可惜的是,因清廷一再限制民间开采煤矿,这种“小户人家热炕头”的现象 , 即便在晚清的京城 , 也并不普及 。
文章插图
3.古代穷人烧不起柴普通民众烧不起炭,也烧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能够用来取暖的,就只剩下木柴、秸秆和杂草这些“薪柴”了 。
遗憾的是,薪柴虽然是很低端的取暖燃料,但缺少柴薪却是古人的生活常态 。比如,唐武宗时期 , 日本僧人圆仁来华,他见到山东一带普通百姓,因为燃料匮乏,“不曾煮羹吃,长年惟吃冷菜”,来了极贵重的客人,“便与空饼、冷菜”,作为招待的佳肴 。日常生活中连“煮羹”的燃料都缺,自然也谈不上在冬天烧柴取暖 。
这也是缺柴少薪成为历代普通文人重要哀咏主题的缘故所在 。唐代诗人孟郊在《苦寒吟》中哀叹“敲石不得火,壮阴夺正阳”;北宋诗人赵扩买不起柴,只好“毁车充薪”,把家里的车拆散生火取暖;南宋诗人韩淲,“家贫无人去拾柴” , 只好在寒冬里咬紧牙关发抖;元曲《朝天子·客况》里 , 穷人家柴薪不够 , 只能听凭冷雨寒风催折 。
事实上 , 直到上世纪80年代 , 中国北方的许多农村,仍然没有足够的薪柴用来取暖 。198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森林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户缺少生活能源”,该省的海伦县是一个典型:
“六十年代后期到现在,农村烧柴短缺 。……全县农村生活能源越来越少,缺柴户越来越多 。这些缺柴户是夏、秋一餐热 , 两餐凉;冬季水缸一层冰,屋里墙上挂白霜 。由于烧柴不够 , 只好搂树叶、刨树根、剥树皮……”
文章插图
当然了 , 坐视民众被冻死,是一件极不妥的事情,所以中国古代也有一些“取暖赈济政策” 。比如前文曾提到,开封城炭价飞涨时,宋真宗曾“出炭40万”半价卖给民众;宋仁宗也曾在大雪时节下令减价售卖米谷、薪炭;苏轼任颍州知州,赶上大雪灾,他发放的赈济物资中有“炭数万秤”、“柴数十万秤” 。
再如,明神宗也明白官督商办会抬高煤炭价格这一弊端,他曾亲自批示,不许搞官营采煤业:“煤乃民间日用之需 , 若官督开?。刂录壑当对?,京城家家户户何以安生?”雍正、乾隆年间,朝廷的禁矿政策也一度松动过,雍正曾批示“煤便于薪,乃日用所需 , 无需封禁”;乾隆也下过旨意 , “悉听民间自行开采” 。
可惜的是 , 这些指示往往停留在宣传层面 。明神宗也好,雍正乾隆也罢,包括下面的相应机构,并无动力将之严格贯彻;而且,这些临时性的指示 , 还常被与之相左的长期性禁煤政策架空;向煤窑商人课以重税,导致许多商人家破人亡,才是雍正乾隆时代常见的故事 。
【古代穷人如何过冬?】于是乎,烧不起炭,烧不起煤,也烧不起柴 , 就成了中国古代普通民众冬日里的一种常态 。
- ps如何调颜色 ps颜色怎样调
- 大秦帝国为什么叫帝国?大汉王朝为什么叫王朝?
- 古代城门都是木质的,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撞门不放火?
- 宝宝八个月如何早教 8个月宝宝怎样早教
- java如何输入 JAVA如何输入输出
- 古代谋士为什么有上中下三策,而君主却不选上策?
- 古代皇帝将人赐死,为何不举家逃跑?
- 古代官员犯法是关进天牢还是地牢?这两个地方是同一个地方吗?
- 西方黑魔法是如何修炼的?
- 何曾如何看出西晋要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