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被发现后300年没人能懂,最后又是怎么破译的呢?( 二 )


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发明的 。
今天人们已经发掘出来超过十万份苏美尔文章,大多数刻在粘土板上 。其中包括个人和企业信件、汇款、菜谱、百科全书式的列表、法律、赞美歌、祈祷、魔术咒语以及包括数学、天文学和医学内容的科学文章 。
许多建筑和大型雕塑上也刻有文字 。许多文章还留下了多个不同的版本 , 因为它们经常被复制(比如作为写字练习) 。抄写是当时唯一的传播方法 。
在很多的历史学著作中,把文字的出现作为人类文明的开端 。
这是很有道理的 。
在文字出现之前 , 人们对于人类历史的了解主要建立在考古发现和对残存类古人群的考察上 。可以说,所有的历史观点都是一种猜测或按照现代人思维方式进行的推理 。这些观点是否正确姑且不说,但就所知的内容而言,都是支离破碎,既不系统,也不连贯 。
本书中 , 关于苏美尔人之前的所有内容,都是基于后世专家学者的研究(猜测或推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梳理,使之尽可能连贯一些 , 以符合我们日常的思维和阅读习惯 。
这样做,固然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但内容上难免有错愕之处 。特别是当某一处史实,专家们的观点争执不下的时候 , 本书选择了最有利于文字表述的那一种 。
然而 , 文字出现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关于文明早期的一些东西 , 人们仍未完全了解;但对已经掌握的部分而言,至少是较为可信的 。

楔形文字被发现后300年没人能懂,最后又是怎么破译的呢?

文章插图
这样,历史就进入了信史时期 。
此前的历史则被称为史前 。
可见,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文字是如此的重要 。
现在很多国外学者不承认“中国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甚至不认可夏朝的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文字方面的证据 。
国家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
在本书写作之初,笔者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尽可能采用中国的朝代纪年和公元纪年并列的方式,以便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在西方发生某些事情的时候,中国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期 。
此书一直在写公元前2700年以后,这一想法才得以实现:这时已经到了我国历史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 。
目前,已经有人编篡了从轩辕黄帝到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上准确纪年的开始)之间的朝代和帝王列表 。
这些列表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单从网上就可以搜索到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我们只是采用了其中的一个:笔者学识有限,无力对此进行深究细研,辨识孰对孰错 。
这样做,只是为了便于读者进行中西对照,仅供参考,万不可全信,以免误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