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是什么人物?( 二 )


十一月,朝廷登记民间车辆 ,市易司打算填封私井以阻止四川私贩井盐,民议纷纷 。沈括进言:民间都是太平车,不利于机动作战 ;小盐井很多,填封私井势必要加强警戒,得不偿失 。神宗赞同,次日诏停此二事,擢升沈括为知制诰、兼管通进、银台司 。
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沈括调任河北西路察访使 , 提举河北西路义勇、保甲公事 。河北西路地处北疆,沈括上任后,将工作重点放在改革军政和巩固国防上 。
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沈括返京后,上疏提出三十一条整改意见,多数都被神宗肯定与采纳 。九月 , 沈括兼任判军器监,负责兵器的铸造与储备 。沈括对弓有很深的研究,提出“弓有六善”的观点,并建议大批制造“神臂弓” 。到次年五月,军器监上报朝廷时,兵器产量提高了十几倍 。
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沈括奉命修订“九军战法”,分九军为九营,各自为阵,背背相承,面面相向,灵活多变 , 名之为“边州阵法” 。九月,编撰城垒、军营等建筑的营造法式 。
3.4、出使辽国
熙宁八年(1075年)三月,宋辽边界冲突 , 辽要求以黄嵬山为分界线,宋廷不同意 。辽使萧禧到汴京,指责宋廷谈判不诚,拖而不决,留在馆舍不肯离去 。沈括就到枢密院查阅以前的档案文件,发现宋辽过去商定的协议是以古长城为界,而黄嵬山在古长城以南,相距有三十里之遥,遂上表呈报朝廷 。神宗赏赐沈括白金一千两,让他以回谢使的身份出使辽国 。
四月中旬,沈括从汴京出发时,预先找出相关书信档案数十件 , 让幕僚和吏员背熟 。契丹宰相杨益戒每有问题提出,沈括就让手下吏员列举档案条文作答 。谈判先后进行六次 , 杨益戒无言可对,就威胁说,以数里之地、绝两国之好 , 不利于和平 。沈括以国之道义、民之根本为理由,申明寸土不让 。在沈括一行力争下,辽廷最终有所退让,紧张的宋辽关系得以暂时缓解 。
七月,沈括起程回国,据沿途地理形势、风俗民情画撰为《使契丹图抄》,献给朝廷 。因出使有功 , 沈括被提拔为淮南、两浙灾伤州军体量安抚使 ;十月,权发遣三司使 。次年十月 , 拜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
3.5、弹劾被贬
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 , 王安石罢相,吴充继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沈括到丞相府汇报政务,吴充问及免役法,沈括建议减免穷人的役钱 , 吴充赞同并上疏汇报给神宗 。十一月,沈括再次上书要求减免下户役钱 , 并建议朝廷将旧有的差役法和现行的免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差雇并行” 。沈括的这个观点是在王安石罢相后才提出的,对免役法的态度前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就给反对他的人提供了口实 。
熙宁十年(1077年),侍御史蔡确以依附大臣(吴充)、越权言事(免役法归司农寺负责)、前后态度不一等理由弹劾沈括 。七月,沈括被罢去三司使、翰林学士,贬为起居舍人、集贤院学士、知宣州 。
元丰元年(1078年),神宗打算起用沈括为知制诰、知潭州,蔡确再次上书,指责沈括“反复无常、附会大臣 , 被贬不足一年,不宜擢升” , 诏命被撤回 。
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沈括复职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 。
3.6、戍守西夏
元丰四年(1081年)十月 , 蕃部数万人进攻边关要塞顺宁寨,沈括派少将景思谊、屈理带三千兵马进攻蕃军;接着命前锋李达领千人出击 , 携带十万人的军粮,宣称鄜延路总帅沈括将亲自率军督战 。蕃兵不知虚实,军心涣散 。宋军乘势进攻,攻下磨崖寨,得男女万人,牛羊三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