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月猪价急涨急跌 业内:处于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中( 二 )


养殖龙头开始回归理性
猪价下行,对头部猪企的业绩带来巨大影响,今年上半年纷纷大幅亏损 。
即便是2021年保持盈利的上市猪企牧原股份,预计2022年上半年亏损63亿~6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95.26亿元 。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同时生猪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导致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称 。
根据正邦科技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38亿~4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5.72%~221.66% 。
猪价下行,头部猪企是受伤较大的群体 。徐***认为,对头部企业而言,规模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能否在扩张规模的过程中,对“猪周期”形成准确预判,并审慎管理资金链,即便是在猪价下行陷入亏损阶段,也能够熬过行业寒冬 。
在朱增勇看来,在猪价波动下,养殖龙头开始回归理性 。一些龙头养殖企业将发展重心转向提质增效和下游产业链的完善,特别是一些低质量扩张的企业,需要加强种猪、饲料营养技术等方面的研发 。
当然,为抵御猪价下行,除养殖环节外,目前,多数龙头企业已经开展生猪期货,并布局下游屠宰、食品加工,甚至销售端 。
对于屠宰加工,徐***称,养殖企业布局屠宰环节的目的,旨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对冲猪周期波动风险,但也不可避免会在行业资源整合和现金流管理等方面形成更为复杂的风险隐患 。
他认为,屠宰行业毛利率相对较低,全国规模屠宰厂平均产能利用率仅在30%左右,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下游渠道的建设和维护,这一点不可能仅依靠企业在养殖环节的规模优势和低价策略就能轻易达成 。
需要说明的是,猪价的周期波动不能单纯依赖规模化水平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朱增勇表示,熨平“猪周期”,核心在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既需要生物安全水平、规模化、组织化、规模效率、成本竞争力等提升,也需要产销布局、产业链等方面的不断优化完善 。同时,在市场资源配置失灵时,辅以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 。
饲料成本下跌、仔猪价格上涨
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小麦、玉米CBOT价格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跌 。业内认为,这表明市场对小麦、玉米的未来价格走势看空,利好国内养殖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改善经营效益 。
广冬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经济研究员郑文慧对排名财经采访人员表示,之前各路资本、市场情绪将粮食价格炒得太高,俄乌冲突爆发不到一个月,国际小麦价格就一步到位,上涨50%左右 。后期随着美联储加息、欧美衰退预期加剧,以及需求不振,炒作资本撤离,大宗商品基本偃旗息鼓 。受近期乌克兰签订粮食出口协议等因素影响,粮价加速回调 。
郑文慧称,当前粮价比俄乌冲突前还要低,可能随着调整到位,未来仍有震荡向上的空间,前期一些导致价格处于历史高位的因素仍未消退,比如黑海地区粮食出口仍有高度不确定性,能源危机、供应链危机、全球通胀等问题未得到实质解决,再加上当前全球极端干旱天气带来担忧 。不过,粮价很难再现类似上半年那样的暴涨行情 。
徐***提到,今年上半年,饲料用玉米进厂价在2700元~2900元/吨的区间内波动,而豆粕价格虽一度升至5400元/吨的高位,但为时甚短,大部分时间都在3700元~4200元/吨区间内 。当前粮价回落,对生猪养殖利润空间的贡献将不及预期 。
朱增勇认为,如果后期玉米等饲料原料逐渐回落,降至上年初期水平的话,预计行业完全生产成本可以下降1元/公斤左右,生猪养殖效益将能够提升100元~150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