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古代纸张珍贵,宋人为有效利用旧纸 , 常回收后直接在字纸背面写字或印刷 , 名曰“反故” 。曾巩《局事帖》就是“反故”品 。《局事帖》的背面是一部南宋《三国志》的书本残页 , 刻工王宗是南宋初年的刻手 。当时,这件《局事帖》应是被当做普通公文书信处理,拿去印刷书籍了,一直到明代才被有心人发现 。
3、《局事帖》文本今译
《局事帖》全文如下:“局事多暇,动履禔福 。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 。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 。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 。夏秋之交 , 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 。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 。偶便专此上问,不宣 。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 。二十七日 。谨启 。”
首句“局事多暇 , 动履禔福”复述对方告知的近况并给予祝福 。“多暇”是北宋晚期官场人浮于事的实况 , 也是曾巩多年思考,并终于在回京后两次向神宗进言要裁减官员,提出“可罢者罢之 , 可损者损之”的原由 。在这封信中 , 他重复无党的话 , 目的是借以与自己“日迷汩于吏职之冗”作对比,婉转地表示对无党清闲生活的羡慕 。
第二句“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是说与无党最后一次见面,听他有益的议论已经三年过去了 。第三句“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 , 固岂有乐意耶?”指自己外放于偏僻的他乡,整天埋没于繁忙的官场事务,哪里有什么快乐啊?
“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说的是朝廷指定的任期已非常近了,但接替我的官员却一点儿消息也没有 , 早晚都在等待着 。
“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表达了如果能离开这旷日持久的外放,当然是出自贤者的帮助 。“旷弛”二字,说明外放已久 。
“夏秋之交 , 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指夏秋之交,将便道来府上当面致谢 , 以表示我的感激之情于万一 。
尾句“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表达祝愿:希望你多多保重,并早日得到升迁的机会 。
文章插图
4、《局事帖》收藏价值
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赵榆说:“曾巩的这幅29厘米 × 39.5厘米的《局事帖》,拍出2个多亿元人民币不是最高价 。”他指出 , 曾巩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局事帖》目前为海内外宋纸孤品,藏品字字透着古雅淳朴 。
《局事帖》发出不到一个月,神宗便接见了曾巩,并大为赏识 , 还道出了曾巩12年不得回归的玄机:“以卿才学 , 宜为众所忌也 。”《局事帖》信末写明“二十七日谨启”,应为九月二十七日 。该帖文字畅达,一波三折却又干净利落,与他晚年文风同出一辙 。类似文字、情境,在曾巩的“上章”“书状”及诗文中屡屡出现 。
特别注意的是 , 曾巩钤盖在“二十七日谨启”上的一方印章为“曾巩再拜”四字朱文方印,小篆,四字离开边框都有一定距离是宋印的特点 。用水?。?淡而不匀 , 印色多的地方有晕化现象 。“曾巩再拜”晕化现象说明《局事帖》盖章时是一张未经裱背的生纸 。此纸质地薄而紧密,间有长而硬的纤维,为北宋特产 。
但有一些鉴赏家认为,按宋人书札的格式,信札起首处都有“某启”或“某某顿首”的抬头署名,而《局事帖》没有“巩启”或“曾巩顿首”字样,他们怀疑抬头署名是有意裁掉 , 对此帖是否为曾巩真迹保留意见 。我认为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曾巩在抬头处没有署名,所以加了押尾印章“曾巩再拜”,予以弥补 。
- 安徽省简称为什么叫皖?
- 乾隆皇帝为什么叫大猪蹄子?
- 关羽和张飞为什么出场武艺水平就很高?
- 赤壁之战贾诩为什么不帮曹操出谋划策?
- 唐朝公主为什么没人敢娶?真的嫁不出去么?
- 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什么能成为情侣间的典范?
- 古代书画为什么会升值?
- 孙悟空为什么打不赢太上老君的坐骑?
- 曹操为什么要颁布禁酒令?
- 为什么古人那么喜欢马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