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家学者多出于儒家 两者有何内在联系( 二 )


子夏担任莒父县令时,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 , 然后才能使民效劳” 。想要取信于民,其手段就必然要与时俱进,否则如何取信于民?同时,取信于民时与使民效劳,不可能单纯地依靠道德仁义,还需要一定的法令条文 。
与此同时,在对待乱臣贼子上,子夏比孔子还要直接、还要杀气腾腾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了子夏对《春秋》乱臣贼子的态度:“善持势者 , 蚤绝奸之萌 。”也就是说,《春秋》告诉我们,对于奸佞之徒必须斩草除根 , 以绝后患!
也就是说,子夏虽然是孔门大儒,但他既继承了孔子又有所发展,所以子夏才会教出田子方、段干木、禽滑釐(后来专为墨家)这样的儒家门徒,又教出李悝、吴起这样的法家改革者 。

为什么法家学者多出于儒家 两者有何内在联系

文章插图
人性本恶的荀子荀子是一个极为矛盾的人 , 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 故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但在思想上,却又提出了诸多利于法家的观点,比如以下三条:
【为什么法家学者多出于儒家 两者有何内在联系】首先,人心本恶说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尧舜之与桀跖 , 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 , 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而性本恶是法家的理论基础 。
其次,隆礼重法说 。对礼法、王霸之争,荀子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 , 重法爱民而霸” , 认为礼法并举、王霸统一 , 但礼高于法 , 礼为法之大本,“法治”为“暴察之威”,“礼治”为“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 , 而不能成“王”,礼义才是立法的精神 。
第三,厚今薄古的“法后王”说 。荀子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 , 就是“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这无疑与儒家崇古相矛盾 。
说到底,荀子认可孔子的礼治、王道等理论,但在实现方式上却有不同看法 , 反而与法家更为接近 。这样的荀子,教出李斯、韩非子等几个法家弟子似乎并不值得奇怪 。
对于儒家与法家的关系,郭沫若一语道破:“前期法家渊源于子夏氏,子夏氏之儒在儒中是注重礼制(礼仪制度)的一派 。礼制与法制只是时代演进上的新旧名词而已 。”儒法看起来差别很大,实际上两者内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子夏、荀子等人教出法家弟子也就不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