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 怎么来的( 二 )


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 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其实不然 。
前面说到了,“二分二至”,是古人对太阳观测,建立在“太阳回归年”基础之上的 。
太阳运行一周天,实为365又1/4天 。“二十四节气”十五天一个,加起来只有360天,不足的5天多怎么办?
安徽阜阳双谷堆西汉早期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宫式盘”铭文,记录了古人处理上述问题的“思路” 。其自子位左行至西北维依次记曰——
冬至,汁蛰 。四十六日废,明日立春 。
立春,天溜 。四十六日废,明日春分 。
春分,苍门 。四十六日废 , 明日立夏 。
立夏,阴洛 。四十五日,明日夏至 。
夏至,上天 。四十六日废,明日立秋 。
立秋,玄委 。四十六日废 , 明日秋分 。
秋分,仓果 。四十五日,明日立冬 。
立冬,新洛 。四十五日,明日冬至 。
铭文中记录了“八节”,“八节”中说到了五个“废日” 。“废日”,是对这个“节气”中安排十六天多出那一天的“叫法” 。
就是说 , “二十四节气”中,并非每个“节气”都是十五天,而是通过添加“废日” , 从而保证“二十四节气”的天数 , 与“太阳回归年”一致 。
插上一句,距今5500年前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器残片中,已发现“九宫式盘” 。
《黄帝内经下.灵枢.九宫八风》中,有与汝阴侯墓铭文相同记载 。而且,其只说到“八节”之间有四十六日,而无“废”字,当年代更早,约与《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天象相合 。
限于篇幅,亦不赘引 。
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 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古人计算“二十四节气”,其实有两种办法 。
一种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分为二十四份,一份就是一个“节气” 。这种从“立春”开始安排全年其余“节气”的方法,叫“平气”法 。
另一种,是在北齐天文学家张子信通过长期观测 , 发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并不均匀之后,由隋代刘焯提出的以太阳黄道位置确定节气的方法,叫“定气”法 。
显然,“定气”法更为科学准确,可惜直到清代的《时宪历》才被采用 。
最后还要说到的是,现在电视台里说到某月某日某时几分 , 人们常常感叹能这么精确 。
其实,早在将近3000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做到“精确预报”了 。春秋之前,古人通过大约几百年对冬至“立表测影”发现,如果今年的冬至的最短日影在“正午” , 那么第二年冬至就会推迟四分之一日,第三年再推迟四分之一日,直到第五年冬至重新回到“正午” 。据此 , 古人将第一年冬至到第五年冬至之间的日数除以四年,就可以得到一个“年”的日数 。
这种方法,叫作“四分历”;除后得到年的日数 , 叫作“岁实”;“岁实”与实际应用历法的年的日数之差,称为“岁余” 。“岁余”是安排“闰月”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