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选首都时有哪些城市入选了?最终为何选在北京?( 二 )

新中国成立选首都时有哪些城市入选了?最终为何选在北京?
文章插图
5、广州优势:
广州当时也还未解放,但由于其是我国近代最早开放的地区,又在近代占据着特殊地位,因而也被列入候选 。珠三角经济富庶,且地处沿海,商品经济发达 。
劣势:
广州的劣势和哈尔滨太像,都是位置,一个太靠北了,一个又太靠南了 , 不适合统筹全国 。另外,地处沿海虽说容易做大经济,但国际一旦有变,也容易遭到威胁 。

新中国成立选首都时有哪些城市入选了?最终为何选在北京?

文章插图
6、南京优势:
南京也是古都,近代又做过民国的首都,从历史继承的地位来说,他有作为候选的优势 。且南京地处长江,通江达海、虎踞龙盘,更是自古富庶、人文荟萃之地 。
劣势:
虽然咱们不能迷信 , 但历史上南京作为都城的朝代,确实都比较短,因而能有更好的地方时,南京只能作为备选 。
新中国成立选首都时有哪些城市入选了?最终为何选在北京?

文章插图
7、上海优势:
近代以来,上海都是我国的第一大城市,他还曾是远东第一大城市,地理位置绝佳,扼守长江口,港口贸易发达 , 且对外开放水平高 。
劣势:
上海和广东一样 , 地处沿海,虽然能做大经济,但作为首都风险也大 。纵观全世界各国大城市,几乎都在沿海 , 但各国首都,却少有地处沿海的,首都更多是承担行政职能,经济是其次 。
新中国成立选首都时有哪些城市入选了?最终为何选在北京?

文章插图
8、北京为啥最终定了北京呢?就是因为北京综合了上述10座城市的优势 。首先他背靠蒙古、苏联等国 , 离得不算远,但也不近,若即若离的感觉最好 。其次,北京扼守东北入中原咽喉,进可攻退可守 , 南下可直奔中原,东进可入关,背面群山环抱 , 俯瞰华北 。
另外,北京虽然离海不远,但他毕竟不靠海 , 风险可控,而且北京面对的海是中国唯一的内海渤海,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犹如两颗尖牙,扼守渤海通道 。
北京同样是古都 , 他比西安、洛阳、开封更具优势的是,他是元明清三个连续朝代的古都,清末距1949年也仅相隔30余年 , 不但拥有作为首都的文化沉淀,而且具有群众基础 。可以说,北京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
【新中国成立选首都时有哪些城市入选了?最终为何选在北京?】因此,北京最终被选定为首都,是11座城市中最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