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之后,魏国为何就衰落了?( 二 )


秦国看着魏国国力渐衰,又四处拉拢盟友,为避免对自己构成威胁:公元前330年,秦军败魏军于雕阴;公元前328年,秦军再次攻魏 , 一举拿下汾阴、皮氏、焦、曲沃等地 。无计可施的魏惠王只能和韩国会盟 , 互尊为王,以求得列国和自己结盟,共同抗秦 。
然而魏惠王并没有从盟友处得到实际支持,见形势不妙 , 魏惠王转认秦国为大哥 , 联合韩国等和秦国一起互尊为王 。刚和秦国交好,齐楚两国又发出威胁,不得已的魏惠王只能再次和赵、韩、燕、中山等五国君主相互尊王 。
魏惠王的四次称王行为,算得上是摁下葫芦起来瓢:稳住齐国 , 被秦国攻打;稳住秦国,被齐国攻打 。外交战略的朝令夕改,使得魏国没有长期的盟友,反而在唯唯诺诺中消耗了国力 。

魏惠王之后,魏国为何就衰落了?

文章插图
4、任人不明,埋下祸根公孙痤去世前,曾建议魏惠王要么重用商鞅,要么杀掉商鞅 。不想魏惠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商鞅去到秦国后 , 一展抱负帮秦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或许是魏惠王认为商鞅的改革太过激进,如果在对外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实施改革,恐会招致内乱 。鉴于当时的社会体制,让商鞅去霍霍一下别的国家也挺好 。
秦魏交战时,魏惠王派公子卯挂帅出征,秦国得知消息后派出商鞅 。商鞅以自己对公子卯的了解,成功扣押公子卯,兵不血刃的取得胜利 。虽然魏惠王也能做到知错即改,但是没有那么多改错的机会给他 , 毕竟他身系一国安危 。后又听信庞涓之言,逼走孙膑,为齐国送去了军事人才 。
魏惠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看着日落西山的霸业,他哀叹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 。”恐怕他能做的也仅剩一声哀叹了吧!
【结语】
在弱肉强食的社会环境中 , 看着逐渐衰亡的魏国,有实力的国家 , 谁不想分羹一杯呢?打败当时第一的国家,势力弱小的国家必然闻风臣服,事半功倍的效果,谁不想要呢?随着秦、齐等国的崛起,必然会向外扩张 , 野心是无限的,而土地是有限的 , 战争不可避免 。再加之魏惠王战略失误,昏招迭出:丢失河西之地,经济发展受限;两次大败,损兵折将 。人财两失的魏国,衰败也就水到渠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