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乱世,为何五代十国没有三国出名?( 二 )


2、文学作品的影响 。其实早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从西晋时期开始便有各种三国故事被广为流传,三国的故事通过戏曲、话本、民间野史等文学作品得以广为流传 , 这不仅为后来《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 而且使得三国时期的故事和人物被人所熟知 。而五代十国则不同,由于宋明理学的发展,以欧阳修《新五代十国史》与《资治通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人开启了对五代十国历史的全面抨击与否定,直接对这段历史打上封条,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文学作品得以流传 。而文学作品的流传度显然要比正史更广,有了文学作品的加持,三国历史自然便更为人所熟知了 。
3、五代十国历史太过复杂 。三国虽然也是乱世,但从汉末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到群雄争霸,再到三国鼎立,历史的总体脉络还比较清晰 , 人们理解起来并不难 。五代十国则不同 , 五代十国大多数国家均源自于唐朝以来的藩镇,导致同时期存在的政权太多 , 且相互之间的关系极为错从复杂,要梳理起来相对较为困难 , 并不便于理解 。而这一点,同样给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难度,这也是造成五代十国文学作品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
综上所述,五代史不如三国使出名主要是由于文学作品较少造成的 , 而文学作品较少的原因 , 则是五代史不符合传统价值观和太过复杂所造成的 。

同样是乱世,为何五代十国没有三国出名?

文章插图
3、五代十国是怎么结束的宋太祖继位之时 , 十国仍有后蜀、北汉、南唐、吴越、南汉、荆南与湖南武平军周行逢、闽南清源军留从效等 , 这些国家或藩镇大多奉宋朝为宗主或臣服之 。宋太祖面对辽朝的威胁 , 采赵普“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中国地区 。
962年荆南主高保勖去世 , 同年湖南周行逢去世 , 两国新主年幼无能 。宋太祖趁机于隔年以平湖南之乱为由派兵南下并湖南 , 途中假道伐虢,并吞荆南 。
后蜀后主孟昶闻知荆南与湖南被并吞后 , 联合北汉以拒宋师 。然而其晚年奢侈逸乐 , 朝政不修,军队皆无战斗力 。965年宋太祖派王全斌、崔彦进出凤州(陕西凤县)、刘光义、曹彬出归州(湖北秭归),北东两路同时入蜀 。结果不出六十多日,后蜀帝孟昶投降,后蜀亡 。其宠妃花蕊夫人在亡国后写下:“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南汉后主刘鋹将政事交给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 。由于只信宦官,官员都需阉割才能进用 。970年宋廷派潘美伐南汉 , 由于南汉将领大臣宗室皆死光,只有宦官领军,隔年南汉帝刘鋹投降,南汉亡 。
南唐后主李煜是词坛高手,虽然终日以外患为忧,但不擅政事 。当时有赖其弟李从善、大臣潘佑与将领林仁肇等人,尚且与后周得以对峙 。宋朝建立后 , 李煜亲近小人,滥杀大臣,终日与臣酣宴、愁思悲歌,南唐国势混乱 。975年宋太祖以南唐帝李煜称病不入朝为由,派曹彬南征,并以吴越军为辅夹攻 。最后李煜投降,南唐亡 。
吴越国方面,虽然忠献王钱弘佐时趁闽国内乱获得福州,但是本身课税繁重,民不堪苦 。到忠懿王钱俶时,因为对宋朝十分恭顺,宋太祖没有夺取地 。而闽南清源军留从效割据一方,去世后多人争位,最后由陈洪进夺得 。978年钱俶与陈洪进纳土归顺宋朝,吴越国与闽南清源军亡 。
而十国最后一个国家北汉的末主是英武帝刘继元 。979年宋太宗派潘美围攻北汉都城太原 , 宋将郭进击败辽国援兵,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 。至此十国时期结束,中国基本统一,正式进入宋朝时期 。然而,尚有燕云诸州还未收复 。宋太宗灭亡北汉后不久,他不顾大臣反对 , 从太原北伐辽国以图收复燕云失地 。起初宋军攻下东易州(岐沟关)和涿州,但在燕京的高梁河之战惨败而退,至此进入宋辽对峙的时代 。